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然而赤松妹子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倭国人的奴性。
得了朱老四的允许之后,赤松妹子再次恭恭敬敬的行了参拜大礼,跪在地上奏道:“盖惟天朝皇帝爷爷陛下尊居五位,正临万邦,体乎天地之心,正此纲常之道,将以劝善惩恶,故使翰林杨大官是有行也,下臣代我国国主谢过杨翰林在倭国主持公道之义举!”
赤松妹子的话音刚刚落下,刘观和郑延就傻眼了。
称呼朱老四为天朝皇帝爷爷陛下是没错的,问题是赤松妹子说的跟想象中的不一样!不应该弹劾杨少峰在倭国胡作非为?不应该弹劾杨少峰在倭国拿人家国王当孙子使唤?
倭国国王那傻缺还派使臣来感谢杨癫疯!?
心中狂吼着不应该,郑延甚至都顾不得朱老四还没有开口说话,就直接抢先一步对赤松妹子道:“赤松使者,你可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若是有人威胁你,你大可以告诉本官,本官定然为你主持公道!”
杨少峰见郑延话里话外的在暗示着自己赤松妹子,忍不就就翻了个白眼:“郑御史傻了吧?赤松妹子来了之后就住进了会宾馆,谁会跑去威胁他?”
郑延怒道:“赤松使者和你一起来到大明,谁知道你有没有在路上威胁过他?”
这一回,不待杨少峰开口,赤松妹子就直接向着朱老四拜了下去:“启奏天朝皇帝爷爷陛下,下臣虽然一路和杨翰林同行而来,但是杨翰林未曾对下官有过一丝一毫的威胁,反而多有照拂,下臣感激杨翰林还来不及呢,又何敢攀诬于他?”
实际上,傻掉的不仅仅是刘观和郑延,就连朱老四和夏原吉、张辅等人都傻眼了。
杨少峰在倭国具体干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破事儿,朱老四这个当皇帝的,还有夏原吉这个管钱的再加上张辅这个管丘八的,这三人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而正是因为知道的太过于清楚,所以朱老四和夏原吉才特别的懵逼。(m.a
朱老四忍不住把目光投向了殿前大汉将军手中的金瓜上面。
要不然,揍他?
夏原吉一瞧朱老四的神色不善,当即就闪身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以为陛下所断不公!”
朱老四冷哼一声道:“有何不公之处?”
夏原吉抢在杨少峰前面道:“启奏陛下,郑延无端弹劾杨少峰,且所劾之事尽为无稽之谈,虽然言官有风闻奏事之责,我大明也不因言而罪人,但是,臣以为不当赏!”
杨少峰顿时就明白了,夏原吉表面上是在指责朱老四不该赏赐郑延,实际上却是在向自己表明一件事儿——言官喷子们就算是喷错了,大明也不会治他们的罪,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杨少峰瞧了夏原吉一眼,虽然感激夏原吉的回护和暗示,但是心中却对大明的风宪制度大为不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明对得起这些言官喷子,可是这些言官喷子却未必对得起大明——早期的喷子们还好一些,大多数时间还是为国为民而喷,可是到了后来,慢慢的就变成了为喷而喷。
等到东林党这个操蛋玩意儿出现了之后,基本上就已经变成了故宋时的党争,什么为国为民之类的大义都靠边站,先分出个是非对错来,毕竟正邪不两立,黑白要分明。
而言官喷子们,自然也就成了众正盈朝东林党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那些浙党楚党之类的马前卒,冲锋在党争的第一线。
直到大明唱了凉凉之后,这些傻缺们才发现,入主中原的建奴可不像老朱家的皇帝那么好说话,甚至还会偷偷摸摸的给他们送礼以求他们喷的轻一些,然后他们还能把这事儿记在皇帝的《起居注》里面以表明自己是多么的清高。
螨清的皇帝们没这么蠢,直接刀子举起来,杀一个不行就杀两个,杀两个不行就再多杀两个,完美的现实了李承乾的那句名言:吾若为帝,必肆吾欲,若有臣下谏,遂杀之,杀五百,岂不定。
所以人家和中堂可以往家里面搂八亿两白银,因为那是钱聋留给他儿子的小金库……
杨少峰的思维又开始跑偏,朱老四的脸色却是难看了几分,瞪了夏原吉一眼之后才说道:“朕心里有数,就这样儿吧。”
夏原吉一扭头,却见杨少峰正在发愣,当下也不打算跟朱老四再拧下去,只是向着朱老四躬身行了一礼,然后便退了回去。
杨少峰却被朱老四的声音惊醒过来,忽然向着朱老四拜道:“启奏陛下,臣要弹劾都察院左都御史并一百一十位监察御史!”
朱老四阴沉着脸道:“你没完没了了?”
杨少峰躬身道:“启奏陛下,臣要弹劾都察院左都御史并其一百一十位监察御史,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之辈,望陛下明鉴。”
原本打算借坡下驴的刘观发现自己这不是骑的驴,而是骑在了老虎背上,有点儿不太好下的样子?
无奈之下只得跟杨少峰硬刚到底的刘观先是向着朱老四躬身行礼,然后才对杨少峰道:“方才杨翰林问郑御史有何证据,那本官现在倒要问问杨翰林,不知杨翰林又有何证据,能证明我都察院一百一十位御史皆是尸位素餐之徒?”
杨少峰呵的冷笑一声,指着刘观道:“证据就在这儿,你,还有在京城的那一百一十位监察御史,你们就是会走动的证据!
洪武十三年,太祖高皇帝罢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更置都察院,以为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十三道监察御史更是身负重担,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
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
在外,清军,提督学校,茶马,巡漕,巡关,攒运,印马,屯田。师行则监军纪功。
刘御史,下官没说错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