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三国之纵马横枪 > 第十九章赤壁八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中午时分,城内最大的酒楼“醉仙楼”的二楼觥筹交错,热闹非凡,长生和江东众小将们不打不相识,杯来盏往,乐在其中。众人敬佩长生武艺高强,长生又会做人,凡是来敬酒的,一概不拒。喝着喝着,又抛几个后世的段子出来,酒酣耳热之际,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俨然一家人。从中午喝到晚上,最终双方尽兴而归。

    且说鲁肃引孔明入府。先到幕下,江东众多文武正在座中酣谈,鲁肃自己先去见孙权,孔明独自与江东诸人叙话。江东之人见孔明年轻,不免有轻视之意,于是出言讥笑,群起而攻之。孔明不慌不忙,舌战众人,一个个地怼了回去。江东众人理屈词穷,舌战不过,觉得脸上无光。

    正在沉闷之际,从外面又走进来一员大将,贯装束甲,虎虎生威。来人姓黄名盖,字公覆。黄盖怒气勃发道:“形势紧急,各位不去思索如何解决眼前的危机,却去做无谓的口舌之争,以此刁难客人,这不是无礼的表现吗?”众人低头,脸红不语。

    此时鲁肃去见吴侯孙权,进去一看,孙权正在发呆,于是问:“眼下曹操大举南下,不日将要危及江东,主公对此怎么看?”

    孙权说:“曹操南下,对我们危胁很大,我心里也很着急,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身边的人都说打不过,劝我投降,我又能怎么办?子敬你有什么建议吗?”

    鲁肃慨然说道:“越是困难越要冷静沉稳,听听自己的心声。难道主公你甘心投降吗?”

    孙权说:“我要是甘心投降,就不会在这里烦恼了,可是就连张昭他们都放弃了,我还能依靠谁呢?”

    鲁肃坚定地说:“江东有许多人是不愿意束手投降的,我鲁肃一定支持主公战斗到底,相信像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而且我们还可以寻找合作的对象,结盟抗曹。”

    孙权沉吟一会:“合作?盟友?在这个时候谁愿意和我们合作呢?”

    鲁肃说:“荆州的刘备。虽然刚刚被曹操所打败,但是仍然有上万军队,而且刘备与曹操夙有仇怨,可以与他合作。”

    孙权疑惑地问:“荆州方面过去与我江东素有矛盾,他们愿意和我们合作吗?”

    鲁肃兴奋地说:“我已经见过刘备了,他们有合作的意愿,而且派遣了军师诸葛亮和我一起过来,主公愿意接见他,听听他的建议吗?”

    孙权说:“那你带他进来吧。”

    鲁肃应了一声:“好的。”然后转身出去。出去找到了诸葛亮之后把他带到了孙权的面前。

    孙权看见诸葛亮年轻,心里也不免轻视于他,于是轻佻地问:“先生年轻有为,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吗?”

    诸葛亮推辞说:“我年轻又才能浅薄,不知道该说什么?。”

    孙权说:“就说一下时局吧。如今曹操大举南下,有什么办法对抗吗?”

    诸葛亮感叹说:“曹操贵为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了大义名分,现在又拥有了百万大军,攻克了荆襄,顺流而下,拥有了地利,还怎么个抵抗呢?不如趁早投降吧。”

    孙权听了一肚子郁闷又发作不得,于是假托不适退回内室。鲁肃一见追了进去。孙权见鲁肃追进来,好生不悦。鲁肃正色劝谏:“诸葛孔明,他的才能十倍于我,刚才一定是他故意试探主公,还请主公礼貌谦虚地对待他,不要因为年轻就轻视于他。”孙权想了一想,觉得鲁肃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又走了出去,向孔明道歉。

    于是诸葛亮问孙权:“眼下的危机,无非是战是降的问题,那么我首先问将军,是否愿意舍弃江东的基业,入朝侍奉曹操,做一个富贵闲人?”

    孙权果断地说:“绝对不愿意。”

    诸葛亮又说:“不愿意降,那就只有战这一条路了,将军可是担心没有战胜的把握?”

    孙权说:“是的。”

    诸葛亮说:“那就让我给将军分析一下当前的形势吧。眼下曹操大军南下,声威震慑四方,每个人都以为这是危机,却不知道大危机下潜伏着大机遇。”

    停顿了一下诸葛亮接着说“曹操的实力并没有大家所认为的那么强。首先就其兵力而言,号称百万,实际不然,本部兵马十余万,加上荆州降军七八万,合计二十万余。其次曹军多是北方人,远道而来,水土不服,必然发生疫病,再加上北人不习水战,而江南水网纵横,水战江东实力最强,这样一来,曹军人数虽然多,战斗力大打折扣,又为什么畏惧他们呢?只要我们两家精诚合作,一定能够获胜。”   m.a

    孙权听了大为兴奋,拍案而起:“多谢先生指点迷津,孙权我明白怎么做了。”于是叮嘱鲁肃将孔明送回驿馆,用贵宾的待遇来招待。

    孔明回驿馆后,不见长生,心里诧异,后来晚上长生回来,彼此将事情经过详细告知,都觉得前景光明,心中欢喜。

    通过这一次行动,孔明觉得长生不仅有勇有谋,而且把握时机的能力强,灵活善变又有分寸,对长生的好感大增。

    孔明走了之后,孙权与江东众人商议合作抗曹的事宜,却仍然受到了激烈的反对,失望之下,孙权解散了会议,独自回到了后院。在后院,他见到了他的母亲吴夫人,然后将心中的愤懑诉说:“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我不知道该去依靠谁。”而他的母亲对他说:“你的兄长孙策临终前嘱咐你的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难道你忘记了吗?”这一下子提醒了孙权,他决定召集当时驻扎在柴桑(今江西南昌)的水师都督周瑜回来问计。而在周瑜回来之前,一切似乎又陷入了诡异的僵局。

    在这平静的日子中,长生过得颇为快乐,江东众小将自从上次之后,经常邀请长生,或饮酒,或跑马,或演武,活动颇多。长生为人豪爽,出手阔绰,很难让人不生好感,于是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圈子,并且这小圈子还不断扩大。

    上次比斗长生赢了约二百金,这是穿越以来的最大收入,除了分了十金犒劳手下外,又留出了五十金作为活动经费,长生决定用剩下的钱去寻找一些人才,在他眼里,这个时代最有用的人才莫过于工匠了。托结交的公子哥们的福,长生买了二十个工匠,有铁匠,木工,织工,其中有些成家的,长生干脆连家人一起买下,打算回夏口的时候一起走。面对旁人的疑或,长生解释,趁手头有点钱,回去后买个田庄做为根据,买些工匠到时候有用。当时有钱的人置产买地,建设田庄是常事,所以许多人相信了长生的说法。不过这样一来,长生的钱又去了一大半。有时长生捏着空了大半的钱包,不自觉地感叹:钱啊钱,你真是个王八蛋,来的慢,跑的快,还经常不见影。如果可能,我一定砍掉你的双腿,让你哪都去不了。

    但平静的生活总是不经意地被一些微小的事情所打破。就像镜子一般的湖泊,微风荡起细细的波纹,一颗沙子掉落引起涟漪。而长生的宁静生活终究要被打破。

    夜深,千里之外的江陵中,曹操的临时大营中,烛火摇晃,暗影重重。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目前形势有什么新的变化?”

    另一个声音回答:“无新的变化。我们正在吸收消化原来荆州的力量,预计到下月完成。”

    沙哑声:“夏口刘备呢?有什么动静?”

    另一个声音:“刘备是派军师诸葛亮去江东了,具体原因不明。”

    沙哑声:“刘备势单力孤,不足为虑,怕就怕在他万一搭上了江东这条线,合伙对抗我们就麻烦了,不行,要仔细小心应对。”

    另一个声音:“江东路途遥远,来不及布置人手,是否启动暗中埋伏的人手?”

    沙哑声:“也该如此了。不过此次大军南下,本来只想取荆州,一两年后再平江南,但形势发展太过于顺利,丞相大人想一鼓作气,灭了江东,早日一统天下,时机尚未完全成熟啊。江东的暗子不可大动干戈,只暗中联络倾向我们的世家势力,制造有利于我们的舆论形式即可,不要太过暴露。另外可挑选几个死士,看看能否有机会刺杀一二人,在刘备和孙权之间制造怀疑和猜忌。成功则最好,万一不成功也不至于牵涉太多。江东的暗子多年筹划,很不容易,一定不要因小失大。”

    另一个声音:“要说刺杀的话,确实是可行。江东手上有几个弃孑可以利用。”

    沙哑声:“既然如此,那就连夜传书过去,尽快安排。”

    “是的,我马上去做,一定做到万无一失。”

    未几,曹营中呼啦啦地放飞了几只鸽子,很快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