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封神后传之佛道之争 > 第九十九回 高徒涅盘还业报,佛祖归真得解脱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目犍连在佛陀门下众弟子中,凭借着他那上天入地的神通,助力佛法的宣扬,功绩卓着。

    但是佛陀并不想凭借武力和炫耀神通来宣扬佛法,而是想告诉众人一个事实:再大的神通,也无法胜过因果报应(业力)。个人所造、所作的业力一旦成熟,即使拥有再大的神通,也终究难逃一死。

    数年之前,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国遭到琉璃王的侵略,佛陀为爱国热忱所动,三次设法阻拦琉璃王的大军,但是琉璃王内心的报仇和侵略的嗔恨心,并没有因为佛陀的面子而消减。

    佛陀知道这都是祖国的果报未完,最后也只有顺其自然。

    不久,琉璃王的百万大军再度围困了迦毗罗卫城。

    目犍连不忍看师尊的祖国灭亡,激动地请战,要替佛陀出面抵抗。

    佛陀微微一笑,道:“释迦族受到侵略,这是他们自己的因果报应,别人是无法代替其消受的。如果他们自己不忏悔罪业、一味地骄横放纵,那么他们的果报早晚要来。大厦已经腐朽,终于到了倾塌的时刻!”

    目犍连听了,虽然表面答应佛陀,但内心终究还是不甘心,暗中要以神通来营救围城中的人。心想:就算如师尊所说,迦毗罗卫城的灭亡在所难免,我好歹也要为该城留下火种,这样师尊一族不至于举族灭绝。

    于是他腾空飞入城内,在释迦族中挑选了五百名优秀的青壮年,将他们一起装入一个钵盂中,带出城外。

    然而,当他揭开捧着的钵盂,想放出里面的五百位释迦族人时,一望之下,顿时大惊失色,连钵盖子都摔倒在地。但见钵中藏着的五百人,此刻已经悉数化为血水!

    此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个人的能力再强,终究逃不过上天注定的因果报应。

    此刻目犍连已经决意涅盘,因此也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佛陀平素宣扬佛法,自然也不是一帆风顺,也总有邪门外道之人,因为心中的信仰之争,而对佛教心生不满。

    但是想归想,碍于佛陀的大神通,他们不敢对佛陀有任何不敬,但是这些人也没有放弃,一直在暗中寻找机会。

    这日,目犍连孤身一人上路了,经过伊私?梨山下,正好被一批平素对佛教颇有怨言的外道发现,这批人叫作裸形外道。

    他们就埋伏在目犍连必经的山路上,待目犍连路过其下的时候,他们从山上推下雨点般的乱石,顿时将目犍连压在其下,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目犍连此刻已经六通具足,以他的神通,这种偷袭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此刻目犍连正好是准备涅盘,为了给后世弟子们留一个为法牺牲的榜样,他放弃了抵挡,直接让身体被打成肉酱,就此涅盘。

    那裸形外道也知道目犍连的能力,根本没指望能够将其杀死。见此情景,也感不可思议,三天不敢上前查看,唯恐有诈。

    然而,这就是事实,目犍连就这么死在了裸形外道的乱石之下!成为佛陀门下,以身殉道的第一人,而这个人,偏偏又是佛陀门下号称神通第一的人物!

    消息传开,举世皆惊。

    消息传到阿?世王耳中,国王震怒非常,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逮捕凶手,数以千计的裸形外道在阿?世王的激怒之下,都被投入火坑。

    外道虽然被处死了,目犍连的仇也算报了,但是跟随佛陀的众比丘们却唉声叹气,他们都感到世间上的事情太不公平,以目犍连那么大的神通,为什么就不能避免外道的袭击?

    大家心有不甘,都聚集到一处,前来请教佛陀:“佛陀!目犍连尊者和舍利弗尊者,同是佛陀上座的弟子,他是一位那么了不起的人,佛陀到天宫为天帝说法,他曾受我们请求,到天宫去探望佛陀;他的母亲因毁谤三宝堕入地狱受苦,他曾到地狱救母。他是这么一位轰轰烈烈有大神通的尊者,为什么不用神通和外道对抗呢?至少,他为什么不躲避外道的暗算呢?”

    佛陀是觉悟者,感悟了宇宙的真理,世间上所发生的一切,佛陀早有所知,因此,佛陀没有像诸比丘那样激动,他很平静地告诉众人:

    “目犍连是我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弟子,他不是不能同外道对抗,而是他知道,神通敌不过业力,肉体是无常的,业报是要了结的。”

    “有生就有死,死本就不必惊慌惧怕,要紧的是对于死的时候有没有把握。目犍连尊者亡身的时候并不迷失,而进入涅盘才真正可贵!他这是为了宣传本教的教法而牺牲,这才是无限之美!你们不要难过,目犍连虽然辞世了,但真理是不会灭的!”

    “不过,佛陀!”放不下的比丘们说:“我们终觉得目犍连尊者被害的遭遇太凄惨了!目犍连尊者现在就牺牲了,实在嫌早了些,有许多弘化的事业,都需要他来领导着去做。佛陀!他的这次遭遇,您怎么不早些告诉他,让他有个预防?”

    佛陀又再用安慰鼓励的口气对大家说道:“诸比丘!目犍连殉教的时候,并不是他不知道预防,他有大神通力,他自然可以保卫自己不死,但这不是究竟的办法,修行人不可违背因果法则。”

    “目犍连早年曾经以捕鱼为生,他有许多杀生的业需要了结,而这些裸形外道,正是昔日死在目犍连手下的鱼儿的转世。”

    “而且,目犍连早就发愿要把他的生命献给真理,现在满足了他的愿望,他很欢喜入灭。我的弟子如果都能有目犍连这种牺牲殉教的精神,佛法就会更加发扬广大,诸比丘!你们应该效法目犍连尊者!”

    比丘和比丘尼们听了非常感动,一个目犍连的应身死亡了,将有无数的目犍连为了宣扬佛陀的真理,为了圣教的流传,自愿而欢喜地踏着殉教者的足迹向前迈进。

    目犍连的鲜血不是白流的,自此以后,为了弘法利生,有多少先贤圣哲,在佛陀的慈光照耀下,踏着目犍连尊者的足迹,献出了生命,献出了一切。

    目犍连的尸体被收集起来,佛陀亲自为其火化,念经超度。

    诸天神佛皆前来参拜,送这位以身殉道者最后一程。

    亲手送走了两位先自己而去的大弟子,佛陀也开始准备自己的涅盘。

    他早已经为自己挑选好了涅盘之地——位于末罗国的拘尸那迦城。

    这是一座位于恒河平原上的小城,远不似王舍城、舍卫城般繁华。

    为什么要选择此地呢?

    因为在过去世的时候,这里的人民曾经以真诚的心供养过诸佛,与佛教结下了深厚的善缘。

    此时,佛陀已经八十岁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这已经是高寿了,佛陀已经出现普通人该有的现象:体弱多病,腿脚行动不利。

    当然,这不是作为一位六通具足的人该有的模样,佛陀表现出这幅模样,只是以一个普通人的样子来示现,让大家看到:佛陀也是普通的人,也要接受生老病死的折磨,只有觉悟,才是永恒。

    在一个平静的清晨,在灵鹫山下的竹林精舍中,佛陀刚刚结束了一次说法。

    他对身边的大弟子阿难说:“收拾一下吧,我所要度的众生皆已度尽,尚未度的众生,也都做好了得度的因缘。现在已经没有让肉体继续存在的必要了,你们随顺我的教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在之处。我们该启程了。”

    阿难心头一沉,尽管有多么的不情愿,但那一天还是要到来了。

    但是这个时候佛陀身体不太好,阿难关心地道:“世尊神通广大,何不施展神境通,瞬间就能到达目的地?而要去受这种奔波之苦?”

    佛陀望着远方的天际,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阿难,你可知道我为什么选择步行?”

    不等阿难回答,佛陀继续说道:“四十五年前,我放下王位时也是这样步行出城。修行路上,我靠双脚走过了很多地方。所以,这最后一程,我也要用脚步来完成。”

    佛陀所带随行弟子不多,仅寥寥数人。消息很快传开,无数信众纷纷赶来送行。

    有的带来供养,有的想听佛陀最后的开示。佛陀来者不拒,走走停停,为每一个有缘人讲说佛法。

    途中,一位名叫纯陀的铁匠供养了佛陀一顿斋饭。吃完饭后,佛陀示现病相。可是他仍然坚持前行,不肯休息。

    纯陀忍不住问道:“世尊既有神通,为何还要受这些苦?”

    佛陀说:“纯陀,神通就如同那河边的渡船,可以帮助人渡过烦恼之河。但是到了彼岸,就该放下船只。如果一味地执着于神通,反而会成为负担。”

    一日,众人来到毗舍离城,住在郊外的树林中,这片林子是属于一位名叫捺女的娼妓所有的芒果园。

    捺女是一位非常富有而且美丽出众的妓女,她亦曾以巨资捐献给当地的寺院。

    当她拜见释尊后,听了佛陀的法语,便生起了敬信之心,郑重地邀请释尊和比丘们,次日中午同到她家里,接受饮食的供养,佛陀答应了她的请求。

    可等捺女刚刚乘车离开,一群属于这个国家王室的、离车族的贵族青年,也到了佛陀座前,听了开示后,礼请佛陀和比丘僧们,次日中午同去家中接受供养。

    佛陀告诉他们,已经接受捺女的邀请在先了。

    离车族的青年们听了,连声呼着“啊!真遗憾,我一个堂堂王族,竟然还不如一个妓女的面子大!”

    佛陀微笑着说道:“诸位施主莫要如此言语。在我眼中,男女无别,贵贱平等。我既已先受捺女之请,便不能改受你们之请。此乃诚信之理,非关身份贵贱。”

    贵族青年们闻听佛陀之言,顿时面露羞愧之色。

    其中一位青年恭敬地说道:“世尊,是我等愚钝,竟有此等狭隘之念。您的教诲让我等深知自身之错,今后定当摒弃偏见,以平等之心对待众人。”

    佛陀微微颔首,目光慈悲而温和:“善哉善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若能将此平等之心长存于心,必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贵族青年们纷纷点头,对佛陀的教诲诚心领受,信佛之心愈发虔诚。从此,他们更加努力地修行,以佛陀的教义规范自身的言行,成为了忠实的佛弟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