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封神后传之佛道之争 > 第七十五回 身处畜道心向善,百世轮回意存真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大臣在生死簿上再度落笔:“第二世,哈拉帕城外森林中的一只蝴蝶。”

    在一片宁静祥和的山林中,生活着一只美丽的蝴蝶。它拥有五彩斑斓的翅膀,轻盈地飞舞在花丛之间。

    有一天,蝴蝶像往常一样在山林中嬉戏。忽然,它听到了一阵微弱的哭声。顺着声音的方向,蝴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兔子。小兔子的腿被捕兽夹夹住了,伤口鲜血淋漓,它眼中充满了痛苦和恐惧。

    蝴蝶心中涌起一股怜悯之情,它决定帮助小兔子。可是,它的力量如此渺小,该如何是好呢?蝴蝶没有被困难吓倒,它先飞到小兔子身边,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道:“小兔子,别怕,我会想办法救你的。”

    蝴蝶立刻出发去寻找能帮助小兔子的办法。它飞遍了整个山林,向每一个它遇到的动物求助。有的动物觉得它不自量力,有的则根本不理会它,但蝴蝶没有放弃。

    终于,蝴蝶找到了一位善良的老猴子。老猴子听了蝴蝶的请求,被它的关爱之心所感动,决定跟随蝴蝶去帮助小兔子。

    在老猴子的帮助下,小兔子成功地从捕兽夹中解脱了出来。然而,小兔子的伤口还需要治疗。蝴蝶又不辞辛劳地去寻找草药。它仔细地分辨着各种植物,终于找到了能止血疗伤的草药。

    蝴蝶衔着草药飞回小兔子身边,老猴子帮助它把草药嚼碎敷在小兔子的伤口上。在蝴蝶和老猴子的悉心照料下,小兔子的伤势逐渐好转。

    在小兔子养伤的日子里,蝴蝶每天都会陪伴在它身边,给它带来温暖和安慰。小兔子感激地说:“蝴蝶,谢谢你,若不是你,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蝴蝶微笑着说:“不要客气,关爱他人是应该的。”

    当小兔子完全康复后,它和蝴蝶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它们一起在山林中快乐地生活,也把这份关爱传递给了更多的动物。

    蝴蝶的善举传遍了整个山林,动物们都对它的关爱之心赞叹不已。而这只蝴蝶,依旧带着它那颗充满爱的心,继续在山林中传播着温暖与善良……

    随着不断的轮回转世,多宝道人那原本空洞的灵魂,此刻似乎多了一点灵智,不再是如最初那般浑浑噩噩。

    他此刻自然不会知道,这一切,都是拜菩提祖师在他眉心中留下的灵魂烙印所赐。

    当日他被大梵天攻击,眼看就要神魂俱灭之时,是菩提祖师的烙印将他的三魂七魄连同兵器法宝,一并放入眉心封印起来,隔绝了大梵天的探视,这才令他逃过一劫。

    但菩提祖师的能力毕竟有限,无力打破梵天设置的结界,所以才留下了他这一个空白的灵魂在这天竺世界中飘泊。

    也幸亏梵天大意,没料到世间竟有如此神通,是以才让他在这世间转世轮回。

    而阎摩罗王的叮嘱,使他牢牢记住了八个字“惩恶扬善,多积功德”,这是他转世成为人的希望所在。

    生死簿上的记录又添一笔:“第二十五世,瓦拉纳西城外森林中的一只蜥蜴。”

    在一片古老而神秘的森林中,生活着一只蜥蜴。这只蜥蜴身形矫健,动作敏捷,在森林中穿梭自如。

    一天,蜥蜴在森林中觅食时,偶然发现了一个鸟巢,里面有几颗即将孵化的鸟蛋。蜥蜴心中涌起了一丝贪念,想着如果把这些鸟蛋吃掉,能让自己饱餐一顿。就在它准备伸出爪子夺取鸟蛋时,突然听到了不远处传来一阵诵经声。那是一位路过的僧人在树下打坐,口中念诵着经文。

    蜥蜴被这诵经声吸引,暂时停下了作恶的举动,悄悄靠近僧人,聆听着那充满慈悲与智慧的经文。经文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蜥蜴的心中泛起了一丝愧疚和犹豫。

    之前脑海中记得的“惩恶扬善,多积功德”八个字,此刻又浮现了出来,与僧人所颂的经文一一对照,使它对如何积累功德有了更加具体的体会。

    然而,蜥蜴的饥饿感很快又占据了上风,它转过头再次看向鸟巢,心中挣扎不已。一方面是美味的诱惑,一方面是刚刚在佛经的感化下产生的对作恶的一丝忌惮。

    就在蜥蜴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只凶猛的老鹰从天而降,直冲向鸟巢。蜥蜴瞬间被这一幕惊醒,它意识到,如果自己夺取了鸟蛋,那么这即将诞生的生命就会消逝;而如果任由老鹰抢走鸟蛋,同样是一种恶行。

    蜥蜴没有丝毫犹豫,它迅速冲向鸟巢,对着老鹰发出警告的嘶嘶声。老鹰被蜥蜴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盘旋在空中与蜥蜴对峙。蜥蜴毫不退缩,鼓起勇气展示出自己的威猛,老鹰见势不妙,只好飞走了。

    蜥蜴守护住了鸟巢,看着里面安然无恙的鸟蛋,心中充满了欣慰。它明白了,作恶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随之而来的是内心的不安和可能的恶果。

    从那以后,蜥蜴不再有作恶的念头,它总是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弱小的生命。森林中的动物们也渐渐改变了对蜥蜴的看法,不再对它充满恐惧和厌恶。

    随着转世轮回的增多,多宝道人也灵智渐开。他时刻记得经文中的故事,屡次舍己为人,积累下不少功德。

    第六十五次,这次他轮回成了一只猕猴。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一只敏捷的猕猴在繁茂的树林间穿梭,轻快地爬上树梢采集着熟透的果子。正当它满心欢喜地收获着大自然的馈赠时,一阵微弱而凄惨的哀号求救声从远处的深谷中隐隐传来。

    猕猴停下手中的动作,竖起耳朵仔细倾听,那悲切的声音触动了它善良的心弦。它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深不见底的谷底,一个猎人正被困其中,神色惶恐,声音中充满了绝望。猕猴听到这求救声,心中暗想:“

    今日若不救此人,他必然性命难保。”

    于是,猕猴毫不犹豫地攀着陡峭的崖壁,向着谷底艰难前行。它的爪子紧紧抓住突出的岩石和丛生的杂草,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终于,它抵达谷底,用尽全力将猎人一肩背负在身上。然后,沿着草藤密布的崖壁,小心翼翼地攀爬而上。一路上,猕猴踉跄而行,几次险些失手,但它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将猎人带到了平缓的坡地。

    放下猎人后,猕猴已是气喘吁吁,但它仍慈悲诚恳地规劝道:“你为了捕杀生灵,不慎跌入这深谷之中,今日好不容易才得以获救。希望你能借此教训,改过自新,切莫再为了私欲捕杀动物、残害生灵。”

    饥寒交迫的猎人躺在草地上,大口地喘着粗气休息。

    然而,他的心中并未对猕猴的救命之恩怀有感激,也完全不顾猕猴苦口婆心的劝言。

    他的脑海中不停地盘算着:“先前在山谷底,没有食物几乎要饿死;如今躺在这草地上,也依然面临着饿死的困境。倒不如,一鼓作气将这猕猴杀来吃,或许还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刹那间,恩将仇报的猎人全然不顾道德良知,早已拿起身旁的石头,狠狠地朝猕猴的头顶砸了过去。

    毫无防备的猕猴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击中,鲜血瞬间染红了地面。它惊恐地想要起身反抗,但伤势过重,无力支撑,最终不支倒地。

    此时,受到突击的猕猴,心中满是惊讶。它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拼尽全力救下的猎人竟会如此恶毒。

    然而,猕猴心中毫无悔恨之意,反倒更加慈悲地怜悯猎人这般心怀恶行、不知悔改的举动,并为他感到深深的悲伤和难过。

    第八十五世,多宝道人变成了一只兔子。

    在一处宁静而清幽的山林之中,有一位超凡脱俗的僧人。他心怀慈悲,与世无争,用坚韧的茅草精心搭建起自己的简陋房屋,以朴实无华的蓬蒿编织成坐席。

    每日,他以山林中自然生长的水果为食,过着质朴而宁静的生活。在这片山林里,他与众多禽兽和谐共处,仿佛是大自然中最和谐的存在。

    山林中,有四只富有灵性的野兽,分别是聪明狡黠的狐狸、活泼灵动的猕猴、敏捷灵活的水獭和温顺可爱的兔子。

    它们被僧人的慈悲与智慧所吸引,每天都会来到僧人的茅舍,虔诚地聆听他讲解深奥的经文,共同探讨那神圣的戒律。日复一日,它们在佛法的熏陶下,心灵逐渐得到净化。

    然而,时光流转,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山林中的野果渐渐被消耗殆尽。

    看着日益匮乏的食物,僧人心中涌起了云游四方的念头,他希望去寻找新的地方,传播佛法的智慧。

    当四只野兽得知僧人即将离开的消息时,它们的心中充满了不舍与忧伤。它们彼此相依为伴已久,实在不忍心与僧人分别。

    于是,四只野兽聚在一起,共同商量着如何为僧人筹备足够的粮食,以挽留他的脚步。

    猕猴发挥自己的敏捷身手,迅速奔向别的山林。它在茂密的树林间穿梭跳跃,不辞辛劳,终于摘到了许多甘甜多汁的果子。

    水獭也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本领,勇敢地潜入清澈的水中,凭借着出色的捕鱼技巧,捕获了一些肥美的大鱼。

    狐狸则长途跋涉,去到远处其他的山林,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捕获了一些山鸡。

    而兔子,它看着伙伴们都有所贡献,自己却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我该用什么来进献给敬爱的僧人呢?”兔子不停地思索着,内心焦急万分。突然,一个决然的想法在它心中升起。

    兔子怀着坚定的决心,找来柴草并将其点燃,然后来到僧人面前,声音中带着些许颤抖但又无比坚定地说道:“尊敬的僧人,我实在没有能力为您获取其他的食物,就让我跳进这火中,把自己烤熟献给您吧。”说完,不等僧人反应,兔子便毫不犹豫地纵身投入火中。

    神奇的是,就在兔子跳入的瞬间,那熊熊燃烧的火焰竟立刻熄灭了。

    僧人被兔子这无畏的献身精神深深打动,他望着兔子,眼中满是感动与感慨。兔子的真诚让他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他不禁为兔子的勇气和决心而赞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