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 第108章 拒绝李世民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都给朕闭嘴!”

    李世民黑着脸,大声喝道。

    “你们当这里是什么?是酒楼茶肆,还是勾栏场所?”

    “你看看你们一个个,还有一点当朝大臣的样子吗?”

    殿内一下安静了下来,一部分文臣,更是羞愧的低下了头。

    刚刚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好像是气氛都烘托到那里了,不自觉的也跟着起哄。

    随着李世民的怒喝,他们才猛然惊醒过来。

    自己等人,乃是读圣贤书的文人。

    平时可都是张口礼义廉耻,闭口仁义道德的去教训他人。

    此刻怎能可以当众,讨论起了那等腌?之事?

    呸!

    就算是要讨论,也要回到府中,在自家后院,只有自己和爱妾的时候,在慢慢研究才对。

    尉迟敬德也随着李世民的怒喝,顺势松开了程咬金的手。

    同时,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

    这要是被程咬金当众说了出来,那他就真的社死当场了。

    “哎,都是年轻惹的祸啊!”尉迟敬德心中哀叹。

    年轻的时候,精力旺盛,又偏偏天天都是在军营之中,无处发泄。

    现在成为国公,有钱有闲了,结果年纪上来了。

    特别是这两年,尉迟敬德总是看着不可说的那东西,然后空掉泪。

    李世民狠狠的瞪了程咬金一眼。

    程咬金感受到李世民的目光,把自己的头深深的埋下去。

    平时在朝堂上,他和尉迟敬德耍宝,李世民最多呵斥两句。

    不过,程咬金心里跟明镜似的,那是因为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

    可今天这事,他要是真说出来了,不仅仅是有损朝廷的威严。

    更是会让尉迟敬德,从此以后名声尽毁。

    尉迟敬德说是玄武门事件的头号功臣,也毫不为过。

    李元吉密谋要杀掉李世民,是尉迟敬德察觉后,同长孙无忌一起向李世民禀告。

    后面尉迟敬德又和侯君集一起,劝说李世民先下手为强。

    在起事的过程中,李世民差点被李元吉干掉,还是尉迟敬德救了他。

    最后,又是尉迟敬德找到在海池游船的李渊,逼迫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

    也因此,尉迟敬德在李世民心中的份量,不可谓不重。

    大殿之中安静了好一会,李世民这才看向赵铭。

    “赵小子,工部上报,新型的炼铁方法所产生铁,品质比之以前更好。”

    “你像朕仔细讲述一下,若是所产生铁,都如同昨日送到工部的品质,一年能够生产多少斤?”

    赵铭也收回了八卦之心,向李世民行礼道:“回陛下,若是生铁的话,只要铁矿和石炭保证供应充足。”

    “保守估计,一年产量不会少于七千万斤!”

    嗡……

    尽管之前段纶,就已经当众上奏过了。

    可再次从赵铭口中说出,依旧引得群臣又一次的低声讨论。

    七千万斤,这可比之前一年两百多万斤,足足翻了三十五倍!

    李世民已经尽可能的压抑住自己的情绪,作为帝王,是需要不喜形于色。

    可李世民依旧还是激动的确认道:“赵小子,你确定吗?”

    赵铭淡定的点头,“陛下,这还是臣的保守估计。”

    “现在试产的生铁,燃料用的还是木炭个,若是改用石炭炼制的焦炭,产量还能够进一步的提升。”

    “好、好、好。”

    李世民一连说了三声好。

    要是之前,以王?为首的世家官员,早就跳出来了。

    可现在却是一个个安静无比。

    倒不是他们放弃针对赵铭,而是此刻,他们都在想的是,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的炼铁工坊,如今朝廷生铁产量一下猛增这么多。

    可想而知,接下来他们自己的生铁生意,将会收到极大的冲击。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王?和韦挺他们,此刻都在想的是,下朝后立刻向家族汇报此事。

    一定要想办法,得到新的冶炼技术。

    之前郑乾意给出针对赵铭的事情,也得先暂停下来。

    至少,在得到冶炼技术之前。

    毕竟,若是没有办法从朝廷这面,得到冶炼技术,赵铭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赵铭完全不知道,因为自己提高大唐冶炼技术,会使得世家决定,暂时放弃针对自己。

    不过,就算是知道,赵铭也不会在意。

    即便世家不针对他,赵铭也会按照原来的计划。

    对崔家、郑家、王家还有韦家,狙击他们的财路。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看向段纶。

    “段爱卿,石炭何时能够开采运到铁坊?”

    “回陛下,臣今日早朝前,已经同韩尚书沟通此事。”

    石炭开采,这事归民部金部司管辖。

    金部司,不仅仅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也管理者京师东西两市,以及宫市的交易。

    此外,各地开矿、铸钱和贸易的政令,也尤其掌管。

    李世民当即看向民部尚书韩仲良,“韩爱卿,此事从速处理,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把石炭开采出来,运到铁坊。”

    “回陛下,臣已命金部司郎中和员外郎,亲自赶赴同官,现场督促开采事宜。”

    韩仲良连忙回答道。

    李世民颔首,对韩仲良如此迅速配合,感到满意。

    随后,李世民又询问了赵铭,铁坊之中的一些事项。

    赵铭也都一一汇报了一遍。

    等到赵铭回答完,房玄龄站出来,奏道:“禀陛下,如今铁坊也已开始试产,且有扩大了规模。”

    “臣以为需要增加相关人员才是,切不可因此出了岔子。”

    王?一听,当即眼珠子一转,附和道:“禀陛下,臣也认为该当如此。”

    这个时候,不少大臣也都回过味来。

    “臣附议!”

    “臣附议!”

    ……

    增加人员,可不是说增加工人,那是工部应该考虑的事情。

    他们附议,那是因为房玄龄所说的增加人员,意味着铁坊之中将会多出不少职位出来。

    虽然那些职位,只是铁坊的管理岗位。

    出了铁坊,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利,但是却是有着品阶在。

    这种岗位正好可以给自家后辈争取,当做是后辈进入官场的一个敲门砖。

    王?和韦挺他们,则是想要得更多。

    除了为后辈谋得官职,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进入铁坊,方便获得冶炼技术。

    李世民对此自然不会拒绝,当下开口道:“赵铭听封!”

    “朕封汝为铁坊管事,统管铁坊诸般事务,一应人事调配亦由汝定夺。然朕亦寄予厚望,望汝能使铁坊大兴,铁产愈盛。”

    “陛下,管事我可做不来!”赵铭想也不想的就拒绝道。

    “你做不来?这铁坊管事,朕认为你最为合适。”

    李世民说完,看向其他大臣,“众卿认为如何?”

    房玄龄他们当即笑着附和,都说管事一职非赵铭莫属。

    “陛下,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啊,这管事你让别人做行不行?”喜欢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