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我们之前所说的是正史里面所记载的有关于杨业之死的前后经过,现在我们来将正史和小说里的人物和事件做个分析比较。
一,害死杨业的罪魁祸首王?暝谛∷道锩挥姓飧鋈松瑁?踔量梢运盗??挠白右裁挥校?馐俏?裁矗慷杂谡飧鑫侍猓?壹??梦揖醯帽冉虾侠淼囊恢纸馐褪钦庋?模盒∷倒适滦枰?行愿裣拭鞯闹鹘牵??业靡徽?恍埃?硗庹飧龇疵嫒宋锘沟蒙矸莨桓摺⒐倬艄恢夭拍芪??琳叩难矍蚣潭?剂焓谐∽詈笪?髡弑救擞?蒙??屠?妗M?甑挠跋炝υ谡庑┓矫娑即锊坏揭?螅??嗣廊词峭昝赖胤?狭苏庑┮?蟆
于是乎,熊大木这个伟大的文学家便稍动手笔将潘美的名字里加了一个“仁”字变成了潘仁美,大反派就此登场。至于王?辏?残硇芟壬?退?峭跫矣惺裁丛ㄔ矗?咀盼?鹫呋涞脑?颍?芟壬?昝赖卦诿窦浣?饪谘钜抵?赖拇蠛诠??苍诹伺颂?Φ纳砩稀
二,在小说里杨业的全部七个儿子都参战了,有好几个都死得极其惨烈和壮烈甚至是被潘仁美给直接下令杀死的,但这纯属无中生有的扯淡行为。发生在北宋雍熙三年的这场北伐之战,跟随杨业出战的是他的长子杨延昭和另一个儿子杨延玉,杨业的其他五个儿子并未随父出征,而且此战只有杨延玉一人战死。杨业有七个儿子倒是真的,但一家父子八人全部战死于沙场这种事不是发生在杨业父子的身上,而是发生在北宋覆灭南唐的时候,当时南唐将领李雄连同他的七个儿子在与宋军的交战中全部壮烈战死。
这里顺便说一下杨业的这七个儿子,除了战死的杨延玉和他最有名气的儿子杨延昭,他的另外五个儿子分别是: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七人之中,唯有长子杨延昭继承了其父的衣钵并在后来成为抗辽战争中的一位威震塞外的名将。“杨六郎”这个称呼就是边境那头的辽国人给他取的,不是说他在家中排行老六,而是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之地,而在历次的抗辽战争中战功彪炳的杨延昭就是那颗星辰的人间转世。
三,潘家一门在小说里可谓是全家皆坏种,集体都该死。除了让人恨不能生啖其肉的国丈潘太师,潘仁美的儿子潘豹也是嚣张跋扈,完全就是一个十足的恶棍流氓,属于那种活在世上简直就是浪费空气和粮食的人,而潘仁美的女儿潘皇后也是个坏女人。
这些同样是在扯淡。在小说里潘仁美是太宗皇帝的老丈人,但现实世界里潘美直到自己死的那一天也不是什么皇帝的老丈人,他确实有个女儿嫁给了后来的皇帝——宋真宗赵恒,但赵恒还只是一个王爷的时候她就死了,年仅二十二岁,她是在赵恒登基之后才被追封的皇后。潘美和赵光义是儿女亲家倒是真事,但赵光义的儿女亲家多了去了。
至于潘豹,这纯粹就是熊先生凭空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客观地说,潘美的那些儿子以及他的后代远比杨业的子孙成器。当然,杨延昭除外。
总之,我不能理解熊先生为什么对潘美会怀有如此之大的怨气甚至是戾气,他不但要抹黑潘美,而且还要把潘美的儿子写成魔鬼,就连潘美的那早逝的女儿也要被他给妖魔化。说到底,潘家与你熊家到底有何等仇深似海的过节?熊先生作为一个肚子里还算有些见地和墨水的“文人”,毫无下限至这个境界也实在令人叹服。当然,古往今来比他还没有下限的下流文人其实也是多了去了。
四、《杨家将演义》的结局最是滑稽。潘仁美最后是被开封知府寇准给拿下的,而且是直接处死。那么来看看历史的真相,潘美死于公元991年,寇准当开封知府是在公元1000年,这人怎么杀?让寇准扛着铡刀穿越回去杀吗?
以上种种只想表达一个意思,那就是熊大木先生以小说的方式和形式去写了一个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但里面的内容大多是拜其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其对险恶、歹毒乃至是变态心理的极深领会和钻研所成。
也许有人会说,小说而已,民间传说而已,故事演义而已,没必要太过当真。而且,人家熊老师又没说是潘美害死了杨业,人家说的是潘仁美,你没事干嘛老往那上面套?
那么请问:如果你是潘美,如果你是潘美的后人,或者如果你姓潘,如果你的同学、朋友或同事拿你的这个姓氏以及潘仁美这个人设来跟你逗乐,或是打趣,或是玩笑,或是揶揄,你会怎么想?
如果潘美真的如秦桧一样坐实了恶人的骂名倒也无所谓,可问题在于他不是那样的一个人,他是当时国人心目中为国家统一大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且后来又在边疆为国戍边抗击辽军的英雄,可在其死后数百年却要背负残害忠良甚至卖国通敌的恶名。这何止是在凭空捏造?这完全是在对一个本是国家英雄和功臣的人物进行黑化和污名化。
没错,潘仁美只是小说人物,如果我认真就是玻璃心,可是我不这样认为。你能想象百年之后如果跳出来一个像熊先生这样的人,他也写一本小说然后把我们如今所尊崇的某个开国元勋也像潘美变成潘仁美那样给艺术加工一番,而往后的后人皆以此视为他的真实历史形象,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和画面吗?
更有奇葩的,受此小说的影响,明清时期更有杨家后人追杀潘家后人的事件发生,以至于某些潘姓人不敢承认自己姓潘,还有地方出现了杨潘两家不能通婚的族规。
如此可见,熊先生的贡献何其之伟大!
最后让我们回到一切事件和问题的根结上来:杨业之死到底谁才是最应该负责的那个人?
这个事王?旰廖抟晌适且缓疟桓妫??凸鄣厮担?嗣廊肥狄彩怯性鹑蔚模?词顾?谥鞴凵弦坏愦矶济挥校??谡饧?虑樯现皇且桓鲋鞴傥试鹬凭妥阋匀盟??鞍展佟
关于杨业之死的前后过程以及潘美在这之中的表现和举动,前面我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面对王?甑慕竞岚响瑁?砦?魉У呐嗣赖笔泵挥醒≡窬堇砹φ??潜3至顺聊??蓖?甏?湃??纷叩氖焙蛩?裁荒茏柚梗?庖磺凶钪找驳贾铝怂?娜松??纾?绕涫撬?诩赴倌曛?笊??』俚谋?纭?墒牵???裁床桓艺?吭谘钜当晃?彼?治?裁椿嵛薹ㄕ瓶刈约旱木?佣?潜煌?甓崛×酥富尤ǎ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潘美的头上戴着一副紧箍咒。试问:宋朝的军事主官有几个真正意义上地完全掌控着手里的军队?即使是领兵上阵杀敌他们也会得到皇帝的战法指导书,然后他们必须得按照那上面的指示去做。他们听话倒还好说,如果不听话或是跟皇帝派来的监军意见不一,那么监军大人当场就要收了你的军事指挥权。即使是后来的岳飞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军中主将,可当他要专断行事的时候皇帝也会连发十二道金牌将他召回,除非你岳飞敢公然抗命,而如果那样的话你就坐实了造反的罪名。事实上,当王?甏?糯缶?ジ?钜登拦?鸵约昂罄丛诘弥?钜当晃Ф??放苈返氖焙颍?嗣赖娜??鸵丫?患芸樟耍?退闼?刖妊钜狄彩怯行奈蘖Γ?懿荒芩?约阂桓鋈巳ゾ劝桑
综上所述,造成杨业死亡的真正幕后黑手其实正是宋朝对武将的防范和制约政策。试想,曹彬第一次从涿州撤退的时候,如果没有赵光义的横加干涉瞎指挥,那么还会有东路军后来的岐沟关大败和拒马河之殇吗?如果监军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和威慑,那么潘美还会容许王?瓯破茸湃醚钜等ヒ陨矸赶章穑康毖钜瞪硐葜匚В?绻?皇羌嗑?辛偈奔芸罩魉Ъ潭?富雍偷鞫??拥娜?Γ?敲磁嗣阑够嵛薹ㄖ富幼约旱木?勇穑
宋朝的皇帝都是绝妙之人,他们要亲自掌控军队的一举一动,如果临时掌控不了,那就由监军代为掌控,曹彬和潘美的悲剧就在这里,顺带着这也让杨业成了一个悲剧和牺牲品。倒了血霉的是,事情一旦搞砸了,所有的责任都得由那个主帅去背,而监军要是把事情搞砸了,那监军也要背锅,从这一点上来说王?昶涫狄彩钦庵终?吆椭贫鹊奈??贰
至于宋朝的那位太宗陛下,他是永远没有错的。比如在对东路军的失败进行追责的时候,满朝的大臣都说全军战败的原因与皇帝的计划和指令没有关系,皇帝没有瞎指挥,错误在于下面的将军在执行力和理解力上出了问题,在于下面的士兵不听节制。于是,将军们纷纷受罚,士兵们则一去黄泉不复返,而皇上依然金光灿烂英明神武。生活在赵光义掌控之下的时代,宋朝当时最为声名显赫的两位军事将领最终都没有落得个好下场。曹彬因为此次的北伐失败而被搞得灰头土脸以至丧师辱国甚至险些被砍了脑袋,潘美则因为杨业之死而被搞得名声尽毁进而晚节不保,正是因为有赵光义这样的皇帝存在,所以这二者会有这等结局和下场其实并不奇怪。
如此说来,在杨业之死这件事情上,我们好像是在有意将潘美的责任给推得一干二净,其实不然,我个人始终认为潘美是有责任的,是应该受罚的。他最大的错误就在太过爱惜自己的羽毛,过于地明哲保身。当年赵普等人说要杀掉柴荣的幼子他不表态,而是沉默地以低头掐柱来表达自己的抗议和不满。可以想象的是,如果赵匡胤当时同意杀掉那个孩子,那么潘美很有可能还是不会吭声,他仍然只会在一旁以手掐柱内心则备受煎熬。对潘美来说,杨业就像当时的那个孩子,不同的是,杨业没有遇到属于他的赵匡胤,而潘美则在此之后背负了见死不救的骂名并在余生里忏悔愧疚。
另外,我还想说的一点是,那些无论如何就是要死死咬住潘美并指责他见死不救实属罪大恶极的人,请问你们:杨业被十万辽军包围了,你会不会去救?你敢不敢去救?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或是在这个问题面前你沉思良久却无法作答,那么就请闭嘴,懦夫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去做勇士。
最后,借用清代历史学家尼玛查的一段话来作为潘美和杨业之间这段恩怨的结语:潘美本宋初名将,以功名令终。近世小说所谓《杨家将》者,独丑诋之,不遗余力。或以为杨业之死,潘与有责焉。按李广之死,责在卫青,后世不闻诋青以伸广者。潘美乃无端蒙恶名,诚所谓有幸有不幸哉!按潘美性最平易近人,有功益谨慎,能保令名以终者,非无故也。潘美处功高震主之地而能谨慎,宜守保令名以终也。独其身后无端之毁,不知从何而来?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