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61章 再度北伐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李继迁遭遇暴打之后再次逃回茫茫草原治愈伤口,宋朝这一回尽管费了牛大的劲儿才总算是让此人再次一夜回到解放前,可毕竟这也算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剿匪行动。我们暂时先扔下李继迁不说,现在我们把视线转回宋朝的京城开封。

    时间进入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此时的赵光义心里所盘算的头等大事并不是如何把李继迁给掐死。如今正在被宋军四处暴打的李继迁在赵光义的眼里再一次地变得不足为虑,李继迁不过是宋朝的疥癣之患,赵光义这时为之日夜殚精竭虑的是再次举国北征辽国。

    就在王?辍⒐?匚牡热嗽谖鞅北┐蚶罴糖ǖ氖焙颍?纬?男壑葜?莺亓钔家约八?母盖自乐荽淌泛鼗称值热司头追咨鲜枨肭笳怨庖逶俅畏⒈?晒?痪偈崭囱嘣剖??荩??堑睦碛扇缦拢毫晒?缃竦幕实垡?陕⌒髂暧孜拗??飧鲂『⒚?迳鲜橇晒?实鄣?从忻?奘担涣晒?侍?笙粞嘌嗔俪?阏???鞯惫?涔?扇。幌粞嘌嗟那榉蚝?氯檬殉杞究窕雎页?伲?砦?甲拥乃?谷辉诔?弥?系敝诮?晒?首逡?珊敉蓟钌??鼗鞔蚨?溃皇治罩乇?囊?尚遍艉鸵?尚莞绯D暾蚴卦谕饧负跷奕丝芍啤

    在贺氏父子看来,辽国现在已经从骨子里开始腐烂发霉,放眼中国之前的王朝如果出现上述状况指定是快要亡国了,那么不懂礼法的异族番邦又怎么可能例外呢?宋朝此时如果不去趁人之危岂不是要坐失这个一统九州的天赐良机?

    常年镇守边疆的贺令图自以为洞察力非凡,殊不知他其实是中了耶律休哥的奸计。自打耶律隆绪登基以来,辽国的君臣就把防御宋朝可能会有的进犯当成了头等要事去对待,萧燕燕之所以要让耶律休哥驻守辽国南京幽州就是基于此种考虑。见宋朝果然对辽国蠢蠢欲动,耶律休哥故意示弱于彼,他派出间谍深入宋朝境内四处散播辽国现在是如何暗无天日的流言。贺令图不派人潜入辽国打探消息反而相信了这些辽国间谍的鬼话,这不能不说他是愚不可及——至少也是个失察之罪。

    事实上,辽国现在真的如贺令图所想的那样吗?非也!我们之前讲述耶律隆绪登基的前后过程时就提到过辽国在短时间内就迅速稳定了国内的政局,耶律隆绪是个毛孩子,萧燕燕跟韩德让公开地出双入对,韩德让在辽国嚣张跋扈不可一世,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手握重兵威震辽国南北,这些都没错,可这些人是绑在同一条船上的,他们属于同一个利益集团。相比之前不断地发生的诸王叛乱以及各种势力的明争暗斗,辽国此时不是变弱了,而是变得更强了。遗憾的是,这些事贺令图等人看不见,或者说是他们不想看见。

    顺道在此提一句,贺怀浦、贺令图这对父子可是大有来头,贺怀浦是赵匡胤的妻子孝惠皇后贺氏的哥哥,而贺令图自然是贺皇后的亲侄儿。我们对此只能说,皇亲国戚里不是没有能人,但庸人甚至是误国之人也是大有人在。

    我们这里并非是想大肆指责贺令图等人在蓄意挑起战端,雍熙北伐之所以能够发生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赵光义的身上。此时距离高粱河之战已经过去了六年多,赵光义那颗想要彻底雪耻的心早就按捺不住了,经过贺令图等人这么一撩拨他就更是急不可耐。当然,这里面不止有他想要复仇的心态在作祟,他那埋藏在心中好多年的伟大理想和抱负也在鼓动着他下决心北伐。

    自打赵光义登基以来,他的心中就一直有着一份近乎于是偏执的执念,那就是他一定要在皇帝的位置上做得比他哥哥更好。我们也不得不说,赵光义登基后的这些年在各方面的所取得的成就确实也超越了太祖朝,宋朝的综合国力一直处在上扬的状态——他唯独在军事上始终矮了一头。赵光义是疯狂的,但他也是理智的,耶律贤刚刚驾崩的时候他没有选择立即出兵北伐就是最好的明证。然而,今时已不同往昔,如今的赵光义通过整顿吏治、发展农业以及大兴文教已经让宋朝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基础变得更趋牢固。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已经牢牢地掌控了宋朝的军政大权,他成功地将宋朝捏合成了一个强而有力的大拳头。更何况,他这时已经人到中年,说难听点,留给他彻底光复神州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

    国力雄厚,财政充足,内部稳定,宋朝开国之师的战力和锐气尚存,宋军老中青三代将领的精英体系也已形成。此时宋朝若再不北伐,那又更待何时?

    决心已下,赵光义随即命令宋军开始集结准备再次北征,这一次他要集中全国的精兵强将一举拿下他朝思暮想的燕云十六州。为此,赵光义特意将此前刚在西北前线浴血奋战的李继隆、董愿、荆嗣、袁继忠、王?辍⒐?匚牡热巳?空髡倭嘶乩础@罴糖ㄏ衷谝丫?蛔阄?牵?怨庖逑衷谥幌敫?晒?痪龃菩邸

    世事就是这样的造化弄人,王?暌蛭?〈?锶世事柿焖尉?蟀芾罴糖ù佣?竦谜怨庖宓纳褪叮?谑钦獠沤??鹣哒倩夭⒃谒婧笕盟?鋈挝髀肪?募嗑???庾钪站沟贾铝搜钜档娜松??纭M?甏蟀芾罴糖ǹ此聘?钜岛敛幌喔桑?擅?巳唇??蔷?牡亓?诹艘惶跸呱稀5比唬?庑┦呛蠡埃?颐呛竺嬖偎怠

    赵光义不但决定要北征,而且还要再次御驾亲征。时任参知政事的李至马上站出来表示反对,但他没有正面硬顶,他只是说举国征战需从长计议,而且辽国也不是那么好欺负。对于赵光义亲征一事,李至认为皇帝坐镇京师遥控全局才是上策,而如果要亲征最好就前进至河北大名府则足矣,但如果赵光义执意要亲临前线,他就是不惜犯上也要生拉硬拽地加以阻止。

    另一个站出来发言的是刑部尚书宋琪,两个月前他因为此前数次反对向辽国用兵而刚被赵光义罢免了宰相之职,尽管如此,但他这时候还是决定要站出来。宋琪长篇大论用了数千字给赵光义写了一份奏书,里面不但分析了辽国的兵力构成和战力,而且连北境的山川地貌以及宋军该如何进兵如何与辽军交战都做了详细的描述,但他最后的话才是他最想说的:然则兵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若精选使臣,不辱君命,通盟结好,弥战息民,此亦策之得也。

    说了半天,宋琪的意思就是不要打。对此,我实在是不想多说什么,毕竟宋朝的文官集团几乎就是祖传的和平主义者。即使他们的儿子或闺女被别人抢了过去内心也毫无波澜,别人抢走了就是别人的了,然后还要和对方和平相处且永世盟好。此,何其伟哉!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穷兵黩武或者好大喜功就是好事,可这要分情况。试想,如果燕云十六州没有被辽国人占据,那么赵光义还会不死不休地跟实力并不输于宋朝甚至是强于宋朝的辽国开战吗?他有那么神经质和弱智吗?不管后人如何给赵光义的一生去做定论,但至少在矢志收复神州故土这件事情上他是一个值得称道的皇帝。如果他只是一个贪图权力、富贵和享受的帝王,那他大可如宋琪所言的那样放弃燕云之地与辽国永世盟好,可他不是。

    燕云一日不复,作为皇帝的赵光义就觉得自己身上的耻辱会一直存在,高粱河的挫败是他心里永远的痛,从哪里跌倒就得从哪里站起来,如此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而非只能空喊口号却毫无作为的嘴炮。再者说,即使没有高粱河之败,这一仗赵光义也还是要打,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重夺燕云十六州是周世宗和宋太祖一生未竟之夙愿,而一心想要成为一代圣君的赵光义又怎么可能容忍辽国继续占据这块所谓的祖宗故地呢?

    回到正题。

    经过李至和宋琪的这一顿嚷嚷过后,赵光义还是觉得这仗无论如何还是要打的,但亲征这事就还是算了。鉴于中书省的宰相们个个都一脸的不情愿,赵光义干脆撇下他们直接不跟这些人玩了,他整日跟枢密院的高官王显、张齐贤、王沔等人们围在一起埋头思索并制定此次北征的行军计划和路线。举国伐谋,如此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之大事,作为大宋最高行政机构的中书省完全没了存在感,此实乃古今鲜闻。

    好了,我们现在来看看赵光义和大宋的参谋总部为此次北伐做了怎样的军事部署:此次宋军出征将兵分三路,东路以天平军节度使曹彬为主帅,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副,大军出雄州经由固安直取涿州,另派彰化军节度使米信为主帅、汾州观察使杜彦圭为副帅作为东路军的偏师率军经河北新城与东路军主力并趋涿州。中路军以静难军节度使田重进为主帅率兵出定州北进飞狐陉(今河北涞源),然后攻取蔚州(今河北蔚县)。西路军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主帅,云州观察使杨业为副帅,大军出雁门关攻取太行山以西的云、应、寰、朔等诸州。

    此次北伐宋军三路并进,但各自的分工和任务却另有区别:东路军坐拥近二十万的精兵强将在战争初期却只是负责佯动,他们的进军范围被限定在涿州,在攻下涿州之后他们的任务就是等待——等待中路军和西路军将山后九州全部拿下。在这之后,中路军和西路军合兵一处直扑幽州,同时东路军也从东面进逼幽州,然后三路大军在幽州完成集结并与耶律休哥进行决战。

    或许这样还看不出这种军事部署有何高明之处,但细细分析就能看出赵光义和他的高级参谋们制定出来的这份计划的精妙之处。首先,山后九州的辽国兵力并不是很强,燕云之地的辽军主力都在山前,具体任务就是镇守幽州,但曹彬十余万的大军进逼涿州就足以将耶律休哥的主力牢牢地摁在幽州附近不敢动弹。如此一来,潘美、杨业、田重进这三个在当时的宋军将领里面战力超前的猛将就可以在山后九州对辽军的各处军事要塞逐一击破。

    前有曹彬在涿州虎视眈眈,后有潘美、杨业、田重进扫荡山后九州,耶律休哥的尴尬就此显现无遗,他如果率军前去攻打曹彬就会造成幽州空虚,宋军的西路军和中路军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幽州。如果他敢分兵去支援山后九州,那曹彬就敢全军皆起直扑幽州,要知道涿州距离幽州也就几百里,而且这一路是空旷的平原地带,只要曹彬愿意他就能够朝发夕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