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206章 讲讲天子的事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伏寿不满的嘟囔:“哪有这样的天子?那些家族平日里够嚣张跋扈的了,还这般给他们送好处。”

    长公主拉着她的手,虽然表情同样奇怪,但还是出声纠正:

    “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若真没有本事,怎能在继位不到一年,博得一个贤名?”

    一路上她跟伏德兄妹俩讲了不少关于刘辩的事。

    其中大多她是道听途说,但都能说明,当今天子是一个贤德之君。

    伏寿鼓起嘴没说话。

    她们的车驾很快到了刺史府,前面一整条街道被羽林、虎贲军围的水泄不通。

    下车以后,长公主一行人都怔住了。

    尤其是长公主,她认得出这些人的身份,但很难将他们与羽林军联系在一起。

    她还在洛阳时,羽林军名存实亡,只有一两千人,整日懒散,虎贲军更糟糕,真成掌车驾的马夫了。

    而面前出现的这伙人,杀气冲天,空气中甚至还弥漫着血腥味。

    长公主还注意到,刺史府的门口有一摊鲜血,还有大批的侍从被押在地上。

    愣神间,鲍信乐进两人前来见礼。

    “末将羽林中郎将。”

    “小将虎贲左仆射。”

    “参见长公主。”

    阳安长公主回神,让他们免礼,黛眉微蹙的问道:

    “府中可是在举行庆功宴?”

    鲍信抱拳回话:“天子今日设宴宴请徐州有功之臣。”

    “既是庆功宴,为何杀人?”

    “这……”

    鲍信不知该怎么解释。

    好在这时候,郭嘉从刺史府中走出,行完礼后让开一步,“天子令臣来迎接长公主,长公主请。”

    阳安长公主脸色沉凝,她开始怀疑起从前听到的传闻。

    莫非贤名为假,不过是沽名钓誉,实则为喜怒无常之人?

    如果是这样……

    她轻叹一口气,想来也是,天子不过十四五岁,哪能那么神乎其神。

    无能些没什么不好,好在现在天下不算乱,朝廷上貌似有不少忠臣良将,能力还都不差。

    只要不乱来,平安的度过一生应该不是问题。

    不过既是皇兄骨血,她应当多劝劝。

    同时,长公主更加坚定了将一双儿女送入宫中的想法。

    伏德可以护驾左右,伏寿能帮忙照顾起居,若安排妥了,她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长公主淡声道:“有劳带路。”

    郭嘉笑道:“长公主客气了。”

    长公主一行跟着郭嘉进入刺史府。

    正好庆功宴结束,远远的能看到豪强们出来,周边虎贲军戒备森严。

    长公主原本以为,他们一个个会极为愤怒或者恐惧,正犹豫着自己该怎么出面安抚一下。

    结果发现不对。

    他们哪有半点生气的样子,一个个跟霜大的茄子般。

    除了前面的这伙人,接着出来的人,脸上洋溢着笑容,三三两两的交谈着。

    尤其是王朗、陈?等辈,这些人长公主都有印象。

    他们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伏寿牵着长公主的手,歪着脑袋问:

    “娘,庆功宴见血,他们带来的人还都被抓起来,为什么他们既不害怕又不生气?”

    这些人平日里那叫一个嚣张跋扈,什么朝廷,什么圣旨,在他们眼里屁都不是。

    陶谦都得哄着他们。

    听说天子刚到徐州时,他们还拉出人马去吓唬人家。

    按道理说,他们今日应该会极为愤怒,拍桌离席之后,次日徐州大乱。

    怎地表情都这么精彩,要么生无可恋,要么跟祖坟冒青烟似的。

    长公主摇摇头,她并不清楚,于是望向郭嘉。

    郭嘉笑着解释道:“长公主有所不知,天子收了他们兵权,定然垂头丧气。”

    阳安长公主心中微震,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伏寿瞪大一双眼睛,问道:“他们傻了吗?”

    兵权是那么好收的?

    其实连郭嘉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帝王权术什么的他不擅长。

    不过他清楚都发生了什么,一环套一环,由不得豪强不下套,本质上是一场利益交换,以及信任输出。

    “长公主若是想知道其中缘由,臣可以简略解释。”

    阳安长公主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她很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来之前还听议论说天子昏了头,怎么昏头昏着昏着,豪强们都老实了。

    郭嘉缓缓将事情诉说了一遍,从天子进城前的安排,直到今日庆功宴上发生的事,以及汉军的布置。

    解释完以后,郭嘉赞叹道:“天子智慧无人能及,臣伴其左右常能开拓视野,天子把今日之事称为杯酒释兵权。”

    好一个杯酒释兵权。

    就连高祖为了拿回兵权,都不得不将有功之臣给……

    最后逼得诸侯王造反,最亲的兄弟都刀剑相向。

    没曾想居然还有这种奇思妙想的手段,未掀起半点战乱,不进这个门,只觉得徐州和往日没什么区别。

    长公主被一路领到偏室等待,她对刘辩的好奇更加浓郁。

    “能再给我讲讲天子的事吗?”

    与其道听途说,不如听他身边人的叙述。

    ……

    这一边,刘辩还在交代陈宫程昱一些事。

    程昱犹豫着开口,问道:

    “陛下,臣有一事不解,不知锦衣卫是否需要绕开藩王?”

    刘辩停顿,现在朝廷没个合适的宗正承担起他跟宗亲沟通的桥梁,确实不好搞。

    宗正卿管的是整个皇族。

    可以理解为皇族族长,一般由皇亲中德高望重,能压得住藩王的人担任。

    倒是有几个预备的人选,比如刘表,他有能力,可是吧,他宗亲的身份有些远,而且现在威望不够。

    其次是刘备,刘备现在有能力有威望,可跟皇族的关系就更远了。

    至于刘焉,纯粹扯犊子。

    想来想去,最合适的是刘虞,他是幽州刺史,名望、身份都足够,还忠心汉室。

    可问题是离得太远,若将刘虞诏回来,原本安安静静听朝廷诏令的幽州说不定又要乱。

    刘辩打算回洛阳后,下诏派个都督和刺史到幽州去,安稳上任再将刘虞诏回来担任宗正,压制各地藩王。

    中间这段时间,怎么处理藩王不好说。

    上千年的历史证明,藩王是个马蜂窝,不像豪强离心离德,你今天捅了其中一个,明日各地皆反。

    他们现在手里有兵有粮,可不是开玩笑的。

    如那刘焉,若铁了心的要跟朝廷死磕,会牵制住他不少精力。喜欢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