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一边阳光一边乌云 > 第69章 赏花灯2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咚!咚!咚!”

    长安城各处响起了鼓声,皇城的城楼上升起了各式各样的花灯。

    秦王府一家人带着家里的护卫行走在朱雀大街上。

    “哇哦!人好多啊大哥。”

    李丽质望着人山人海的人群,水汪汪的大眼睛左顾右盼。

    “是啊,好多妹子啊,平时都没有看到这么多妹子。”

    马车上的李承乾对各种动物样式的灯笼不感兴趣,而是对提着灯笼的闺中小姐多看了几眼。

    李丽质突然站起来指着不远处说道:“哥!哥!快看他们在跳舞和唱歌。”

    一个用红色帘布搭建的一膝高的舞台,旁边围满了人,七八个年轻的女子双手展开袖子在舞台中间翩翩起舞,她们的舞姿像傣族的舞蹈一般,脚下踩出相同节奏的声音,跟着鼓声异口同声的唱出歌谣。

    “远方的儿郎啊~何时要归乡。”

    而年轻男子的舞蹈回应却像是蒙古族的舞蹈一般,大开大合,步伐孔武有力。

    “鞑子未屠尽啊~哪敢问长短。”

    女子拍打着衣袖,遮住脸庞羞唱道。

    “阿朗快快归啊~奴家甚是想。”

    男子学着骑马的样子,举起臂膀欢快的摇摆着,像是凯旋的战士一般唱道。

    “战功赫赫鲜衣还,娘子酒等咱。”

    而一旁卖酒的店家喜笑颜开,食桌上摆满了酒水,食客们有拍手叫好的,也有的在台下和自己的好友一起跳舞的。

    李泰在一旁则是搭话道:“他们在踏歌。”

    李丽质好奇的问道:“什么是踏歌?”

    李泰答道:“踏歌又名踏谣,是很早以前的节目,在…”

    李承乾举手打断道:“停!四弟你牛批行了吧,老哥我想问你一些事,这些漂亮的妞哪里来的?”

    李泰一脸狐疑道:“什么妞?你说的是这些闺中女子?”

    “对,这些漂亮的小姐姐怎么平时看不到?”

    李恪这时候解惑道:“她们乃是各家各户的小姐,平日里自然是不出家门的,除非嫁人作为人妇,不然是不能随意显入人前的。”

    李泰说道:“上元节陛下取消宵禁,所以这些女子才能如这般在街上随意走动。”

    李丽质搭话道:“听我身边的丫鬟道,这些女子这时候在找自己的如意郎君呢。”

    “哇哦!快快快!把我做的花灯放在马车顶上!我要泡妞!”

    李泰则是泼冷水道:“大哥,我们都留着孩发,没有女子会上来搭话的。”

    “……”

    李承乾蔫了。

    “妈蛋!泡个屁妞,我还是个孩子!靠!”

    李承乾问李恪道:“我这身材身高,怎么说看起来也像个13岁的男孩吧,比那些头上插着簪子的女子还高呢。”

    李承乾运动加上饮食搭配,如今8岁的身子却比同龄人高出一截。

    李泰则是说道:“那老哥你得把头发梳成一个髻,然后把额头露出来,这样就有女子上来搭话了。”

    李承乾摸了摸自己头上的牛角发,在看看自己弟弟妹妹的牛角发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区分年纪的啊!阿花过来!”

    “少爷你叫我?”

    “帮我盘一个朝天发髻。”

    阿花随后盘坐在李承乾的身后,帮他解下发髻说道:“少爷要系什么发髻?”

    “怎么帅怎么来。”

    “帅?”

    “就是怎么倜傥怎么来。”

    阿花显然是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将李承乾的头发盘成一个冠状,随后用一个束发小冠和一只玉钗稳定发型,从马车里的暗格拿出一个黄色的抹额戴在李承乾的额前。

    阿花又整理了李承乾的衣领后说道:“少爷你晃一晃,看是否舒服。”

    李承乾伸了个懒腰,左右摇了摇头,然后拿出镜子看了看自己:“真是金相玉质,风流倜傥呀。”

    众人无语。

    李承乾转头看向李恪说道:“三弟。”

    “干嘛?”

    “折扇借哥一用。”

    “啊?”

    “啊个屁啊,拿来吧你。”

    只见李承乾夺过李恪手里的折扇说道:“急什么,你怕日后不还给你啊?再说了这折扇也是我做给你的,借过来用一下怎么了?不然你继续你的团扇去吧。”

    李恪此时眼里委屈哒哒的说道:“大哥你莫要食言哦。”

    “放心吧,对了这扇子给你之后,为什么还没有提词啊?”

    “不知道写什么。”

    “叫有名的人画个山水或者诗词都可以,实在不行写上风流倜傥四个字也行。”

    李恪立马拍手称叹道:“大哥真是玲珑之心,让名家在折扇上留下墨宝,并署上姓名,这扇子可就大有学问了。”

    李承乾朝一直默不作声的唐玄奘招了招手。

    “世子唤小僧何事?”

    “会写字不?”

    “略懂一二,可如今也没笔墨。”

    “这你别管,我念你写,阿花笔墨伺候。”

    “好嘞。”

    阿花从马车的暗格中拿出笔和砚台,然后找到路旁的桌案开始磨墨。

    唐玄奘看的是一脸茫然心想道:“这马车居然这么能藏的吗?如果世子想吃东西呢?”

    李承乾朝身后招了招手:“有没有带吃的?零食什么的,不要主食我现在不想吃主食。”

    “有有有,少爷你爱吃的盐炒花生米,喝茶吗?小的这就为您去泡。”

    阿贵满脸笑容的在李承乾身后询问着。

    “不用了,就花生米吧,对了酥饼来一些,还有绿豆糕,装袋子里,一会我拿走。”

    唐玄奘看着这一幕又一阵茫然。

    “还真的有吃的?居然还能泡茶?”

    唐玄奘指着马车道:“世子您这车。”

    “哦~改装车,我让工匠把马车改造了一下,把我爱吃的东西放在里面,你不觉得你坐这车比其他马车要高上许多吗?”

    唐玄奘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小僧也第一次坐如此舒适的马车,从寺庙到府上,再到如今,这马车好像也未曾颠簸,本以为只是马车高大所致。”

    “那当然,这弹簧可是花了大价钱和人工,你在看看马车轮毂中间是何物?”

    唐玄奘走近一瞧,发黄,伸手一摸好像某种动物的蹄筋。

    “牛筋?”

    “不愧是玄奘法师,多少有些见解。”

    “惭愧惭愧,敢问世子这弹簧又为何物?”

    李承乾蹲下来指了指马车的轮毂轴说道:“就是那个。”

    “四弟你跳一下。”

    只见马车稍微下沉了一些又回到原位,唐玄奘也是惊奇的夸赞道:“真乃巧夺天工之物,世子真令小僧大开眼界。”

    “洒洒水啦,纯人工打造,就这俩弹簧,可是花了整整三天时间。”

    阿贵拿着小锦袋来到李承乾面前。

    “少爷您的东西准备好了。”

    “谢了~”

    李承乾接过零食袋顺便说了声谢谢,阿贵则是退到一旁。

    “少爷太客气了,小的应该的。”

    这时候阿花也说道:“少爷墨磨好了。”

    李承乾朝唐玄奘招手说道:“来,帮我写几个字。”

    “阿弥陀佛,荣幸之至。”

    几人来到桌案前,唐玄奘双手接过笔,然后左手捞起衣袖说道:“世子要写什么诗句?”

    李承乾用食指顶住下巴想了想,随后打了一个响指:“有了,这面你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然后写两个潇洒大字在扇子中间,写轻点干得快。”

    唐玄奘愣了愣口中念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好诗!好诗!”

    只见唐玄奘认真的把诗句写在扇子上,然后对李承乾说道:“世子殿下大才,敢问另一边写什么?”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行,泡妞呢,怎么可以写这个,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逍遥,对!就这个!”

    除了李泰众人都惊呆了。

    “玄奘法师你看着我干嘛,发什么呆啊,写啊!”

    “哦哦哦~小僧被世子的才气所震撼到了,这就为您撰写。”

    李丽质拉了拉李恪的衣角说道:“三哥,你们不是说大哥不学无术吗?为何”

    “我可没说,市井传闻的,在说了你什么时候见过大哥去夫子那读书?”

    “对哦,大哥让我去却自己不去。”

    众人在等墨干的时候,唐玄奘向李承乾发问道:“小僧闻世子之作,虽有俩句,却知晓是两首残诗,敢问世子的诗可有完整?”

    “你想要呀,你想要就说你想咳咳咳~,哈串戏了,那个我忘了,等我哪天记起来我念给你听。”

    “那小僧静候佳音。”

    众人又闲聊了一会,李承乾随后拿起已经干透的扇子看了看,随后学着前世电视里的才子打开扇子,然后骚包的说道。

    “好一个风流才子李承乾呀!”

    众人一阵无语:“…。”

    李承乾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于是朝众人招呼道。

    “你们好好玩,小王我泡妞去了,李叔我们走。”

    李恪和李丽质问道:“大哥你就自己去玩了?”

    “不带丽质吗?”

    “哎呀~你跟三弟四弟众人一起安全,再说了那么多人陪你一起玩不好吗?听话!”

    李承乾摸着李丽质的脑袋安慰着,心里却是:“哪有泡妹带着自己的妹妹的。”

    “那好吧~”

    李丽质有些失落,李承乾又说道:“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你所有花费大哥我一人包了。”

    闻言李泰和李恪望着李承乾说道:“那我们呢?”

    “你们自费。”

    “切~就知道疼妹妹。”

    李恪和李泰学着李承乾以前的样子朝他竖了个中指。

    “鄙视你!”

    有了对比就有了低阶的幸福,刚刚还抑郁的李丽质此刻又开心的笑了起来。

    “那大哥小心些,这里人潮汹涌莫要丢了,玩够了记得回家,莫让娘亲责怪。”

    李承乾笑嘻嘻的答道:“好嘞我的好妹妹。”

    说完转头就朝着对街走去:“出发!李叔。”

    在古代的元宵节,人们分曹射覆,引为笑乐。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