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1949璃院繁星 > 第一段:初入四合院第14章 文化冲击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日子如潺潺溪流,缓缓淌过四合院的每一寸土地。李阳在生活的磨合中,渐渐适应了四合院的节奏,而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又为他的生活添上了一抹浓墨重彩的独特色彩。

    这一年,元宵节的脚步悄然临近。从几天前开始,四合院就沉浸在一片忙碌而欢乐的氛围中。孙大妈早早地准备好了糯米粉、红豆沙等食材,准备制作元宵。小顺子和建国则忙着帮忙打扫院子,挂起大红灯笼,为节日增添喜庆。秀兰心灵手巧,拿着彩纸和剪刀,精心裁剪着各种形状的窗花,有灵动的金鱼、活泼的兔子,还有寓意吉祥的福字。

    李阳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满心好奇与期待。在现代,元宵节对他来说,不过是吃碗汤圆、看看花灯,远没有这般浓厚的节日氛围。他忍不住凑到孙大妈身边,看着她熟练地揉着糯米粉,忍不住问道:“孙大妈,这元宵和汤圆有啥不一样啊?我看做法好像差不多。”

    孙大妈笑着停下手中的动作,耐心解释道:“孩子,这元宵和汤圆可大有区别。汤圆是包出来的,把馅料包进糯米面团里就行;元宵呢,是摇出来的,得把馅料切成小块,在放了糯米粉的笸箩里来回摇晃,让糯米粉均匀地裹在馅料上。味道也有些不同,你待会儿尝了就知道。”

    李阳听得入神,眼中满是新奇,主动请缨:“孙大妈,我来帮您摇元宵吧,我还从来没试过呢。”

    孙大妈欣然应允,手把手教李阳。李阳学着孙大妈的样子,把馅料放入笸箩,轻轻晃动。可一开始,他总是掌握不好力度,元宵不是裹得不均匀,就是摇散了。孙大妈在一旁笑着鼓励:“别着急,慢慢来,多试几次就好了。”

    在孙大妈的指导下,李阳逐渐找到了窍门,一颗颗圆润饱满的元宵在笸箩里诞生。看着自己的成果,李阳满心欢喜:“孙大妈,您看我做得怎么样?”

    孙大妈满意地点点头:“真不错,学得挺快。等元宵煮好了,让大伙都尝尝你的手艺。”

    元宵制作完成后,李阳又跑去帮秀兰贴窗花。他小心翼翼地接过秀兰剪好的窗花,按照秀兰的指示,在窗玻璃上涂抹面糊,然后轻轻贴上窗花。贴好后,他退后几步,欣赏着窗户上的精美图案,由衷赞叹:“秀兰,你手可真巧,这窗花贴上去,整个院子都更有节日气氛了。”

    秀兰脸颊微微泛红,轻声说道:“这都是跟我奶奶学的,每年元宵节,我们家都要贴窗花,寓意着吉祥如意。”

    傍晚时分,夜幕缓缓降临,四合院被大红灯笼的暖光笼罩,处处洋溢着温馨与欢乐。孙大妈把煮好的元宵端上桌,热气腾腾的元宵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李阳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放入口中,软糯香甜的口感瞬间在舌尖散开。

    “孙大妈,这元宵太好吃了!”李阳赞不绝口。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元宵,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小顺子眉飞色舞地讲着他在集市上看到的新奇玩意儿,建国则不时插几句憨实的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李阳看着这其乐融融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是他在现代从未体会过的节日温暖。

    吃完元宵,大家决定一起去街上看花灯。一路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花灯挂满了大街小巷,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灯,有造型精美的宫灯,还有讲述着神话故事的人物灯。李阳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处猜灯谜的地方。只见一个个写着灯谜的纸条挂在绳子上,随风飘动。小顺子兴奋地跑过去,摘下一个纸条,念道:“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织完静静坐,专等蚊虫撞。打一动物。”他挠挠头,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

    李阳在一旁思考片刻,笑着说:“我知道,是蜘蛛。蜘蛛每天织网,用网来捕捉蚊虫。”

    周围的人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小顺子佩服地说:“李阳,你可真厉害!这灯谜都难不倒你。”

    接着,秀兰也摘下一个灯谜:“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这次,李阳还没来得及思考,建国就大声说道:“我知道,是‘告字。把‘牛字下面的一竖去掉,再加上‘口字,就是‘告。”

    大家都为建国的聪明才智鼓掌,建国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也是瞎猜的,以前听别人说过类似的。”

    在猜灯谜的过程中,李阳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体会到了与大家共同参与的乐趣。他发现,这些灯谜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观察。

    看完花灯,大家意犹未尽地回到四合院。院子里,孙大妈已经准备好了烟花。小顺子兴奋地拿起烟花,点燃引线。瞬间,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整个四合院。孩子们欢呼雀跃,大人们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李阳站在院子里,仰望着绚丽的烟花,心中感慨万千。这个元宵节,他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真正融入了这个时代的节日氛围。他深刻感受到,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凝聚。

    此后不久,端午节也接踵而至。四合院的女人们早早地聚在一起,准备包粽子。李阳像上次一样,积极参与其中。他看着孙大妈熟练地将粽叶折成漏斗状,放入糯米、红枣和五花肉,然后用绳子紧紧捆绑,动作一气呵成。

    李阳拿起两片粽叶,学着孙大妈的样子尝试包粽子,可粽叶在他手中却总是不听话,不是漏米,就是绑不紧。孙大妈在一旁耐心指导:“孩子,粽叶要这样折,米不要放太满,绳子要系紧,不然煮的时候粽子会散开。”

    在孙大妈的帮助下,李阳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粽子。他兴奋地展示给大家看:“你们看,我包成功了!”

    大家纷纷为他鼓掌,秀兰笑着说:“李阳,你学得真快,下次肯定能包得更好。”

    包完粽子,大家又一起制作香囊。秀兰拿出各种香料和彩布,教大家制作香囊的方法。李阳看着秀兰纤细的手指灵活地穿针引线,将香料装入彩布中,再缝制成精美的香囊,心中满是佩服。

    他也拿起针线,努力尝试。虽然过程中针总是扎到手指,但他没有放弃。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香囊。虽然香囊的形状有些歪歪扭扭,但他却格外珍惜。

    端午节当天,大家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戴着自己制作的香囊,一起在院子里举行了简单的祭祀仪式。孙大妈向大家讲述着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李阳听得入神,对这个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知道,端午节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是蕴含着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祈愿。这些传统习俗,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是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

    在这一个个传统节日的活动中,李阳不断受到文化的冲击和洗礼。他从最初的好奇与陌生,到逐渐理解和融入,每一次的体验都让他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他明白,这些传统文化是这个时代的灵魂,也是连接邻里之间情感的纽带。而他,也在这片文化的滋养下,真正成为了四合院的一员,与大家共同守护和传承着这份珍贵的文化记忆。喜欢1949璃院繁星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