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水浒传精选 > 第50章 飞天大圣–李衮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在邳县,有一位名叫李衮的壮士,他生得身姿矫健,气宇不凡,自幼对武艺情有独钟,于市井街巷间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本领。其尤擅使一面团牌,舞动之际,虎虎生风,仿若铜墙铁壁,令敌人难以近身。

    李衮为人豪爽仗义,好打抱不平,常看不惯当地恶霸欺凌弱小,屡屡出手相助,因此在邳县一带颇有名气。

    彼时,世间纷争不断,各地豪杰纷纷揭竿而起。李衮与樊瑞、项充相逢,三人惺惺相惜,义结金兰,一同奔赴芒砀山。

    芒砀山山势雄伟,险峻非常,四周群峰环绕,谷深林密,仿若与世隔绝的桃源,实乃天然的聚义佳地。他们在此竖起大旗,广纳四方志士,未几,便召集了三千热血儿郎。这些人多是对朝廷的腐败统治深恶痛绝,盼在这乱世之中寻一安身立命之所,闯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

    李衮三人在芒砀山自封大王,凭借自身的武勇和胆略,带领兄弟们劫富济贫,打家劫舍,势力日益强盛。他们的威名也随之远扬,周边的官府虽对其咬牙切齿,却因芒砀山的地势险要与他们的勇猛善战而无可奈何。

    李衮每逢战斗,必身先士卒,其行动敏捷如鬼魅,在敌阵中穿梭自如。他手中的团牌与飞刀配合无间,每逢激战,他便大喝一声,纵身跃起,仿若飞天大圣降临凡间,令敌军闻风丧胆,故而人送绰号“飞天大圣”。

    史进初入梁山,急于建功立业,便主动请命,率朱武、陈达、杨春等一众兄弟前往芒砀山征讨。

    史进一马当前,身着华丽战甲,手持三尖两刃刀,威风凛凛。他满心以为凭自己的本事与梁山的威名,定能轻松踏平芒砀山。然而,他却小觑了李衮等人的实力。

    两军在芒砀山下对峙,史进率先发难,纵马冲向李衮,手中长刀挥舞,刀光如电,恰似蛟龙出海,直逼李衮咽喉。

    李衮毫无惧色,稳稳站定,将团牌横于身前,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史进的一举一动。

    史进的长刀重重砍在团牌之上,只闻一声巨响,恰似洪钟鸣响,震得四周空气嗡嗡作响,火星四溅。李衮却如磐石般纹丝不动,脚下的土地仿佛也因他的沉稳而凝固。

    史进一击未中,心中微惊,旋即展开凌厉攻势,长刀如疾风骤雨般向李衮袭去,横劈竖砍,斜刺直击,刀光闪烁,密如蛛网,将李衮笼罩其中。

    李衮却从容应对,手中团牌舞得密不透风,如同一团墨云,在刀光中翻滚盘旋。他时而旋转团牌,将史进的攻击一一化解,时而以团牌为盾,步步后退,巧妙卸力。

    在抵挡之余,李衮目光如鹰隼,敏锐捕捉着史进的破绽。忽然,他瞅准时机,腰间飞刀如灵蛇出洞,寒光一闪,直刺史进面门。

    史进大惊失色,匆忙侧身躲避,飞刀擦着他的脸颊飞过,带起一缕寒风,深深插入他身后的树干之中,刀柄嗡嗡颤动,似在诉说着刚才那千钧一发的惊险。

    朱武见史进久攻不下,心急如焚,急忙指挥陈达、杨春从两侧包抄,企图扰乱芒砀山的阵型。陈达挺长枪,杨春舞大砍刀,率领士兵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项充见状,率领手下手持标枪,严阵以待。他大喝一声,声若雷霆,率先掷出标枪,标枪如流星赶月般飞向陈达。

    陈达举枪抵挡,却觉一股巨力袭来,手中长枪竟被击飞,标枪余势未减,擦着他的肩膀划过,鲜血溅出,如红梅绽放。

    陈达强忍疼痛,再次挺枪冲向项充。杨春那边也陷入苦战,他的大砍刀虽虎虎生威,每一刀都能砍倒一片敌人,但芒砀山的士兵们毫不畏惧,前赴后继,用手中的兵器与他的大砍刀碰撞交织,一时间,金铁交鸣之声响彻山谷,仿若奏响一曲惨烈的战歌。

    史进久攻无果,心中焦急万分,决定孤注一掷。他催马疾驰,高高举起三尖两刃刀,倾尽全身之力,朝着李衮狠狠劈下。这一刀势大力沉,仿若开天辟地之威,空气仿佛也被这凌厉的刀风撕裂,发出尖锐的呼啸。

    李衮却不慌不忙,瞅准时机,猛地将团牌掷出。团牌如黑色的飞轮,带着呼呼风声,直逼史进。

    史进躲闪不及,被团牌击中马头。战马受惊,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将史进掀翻在地。

    李衮趁机率领兄弟们如潮水般掩杀过来,梁山军顿时阵脚大乱,丢盔弃甲,狼狈败退。史进等人灰溜溜地逃回梁山,此次征讨以惨败告终。

    宋江得知史进兵败,大为震惊,深知芒砀山势力不容小觑,若不早日收服,必成心腹大患。

    于是,宋江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奔赴芒砀山。大军在山脚下安营扎寨,宋江与公孙胜等谋士商议破敌良策。

    公孙胜夜观天象,掐指一算,胸有成竹地说道:“哥哥莫急,我已算出破解芒砀山之法。”

    次日,公孙胜在阵前摆下八阵图。此阵图玄妙莫测,变化无穷,暗藏天地玄机,乃是公孙胜的得意之作。

    李衮等人在山上望见梁山军布下如此奇阵,心中虽有疑虑,却毫无惧意。他们决议主动出击,破此阵法。

    李衮与项充率领五百滚刀手,如猛虎下山,气势汹汹地冲向八阵图。刚踏入阵中,李衮便觉四周迷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方向难辨。阵中不时传来怪异声响,似鬼哭狼嚎,又似千军万马奔腾,令人毛骨悚然。

    项充心中不免有些慌乱,对李衮说道:“大哥,此阵阴森诡异,我们务必小心。”李衮微微点头,握紧手中团牌与飞刀,警惕地环顾四周。

    突然,阵中杀出一队梁山军,为首的正是林冲。林冲手持长枪,枪法出神入化,如蛟龙在云海中翻腾,直刺李衮。

    李衮迅速举起团牌抵挡,同时施展出自己的绝技。他将团牌舞得如同一团黑色的旋风,密不透风,林冲的长枪虽如灵蛇般灵动,却难以突破这团牌的防御。两人你来我往,激战数十回合,杀得难解难分。

    林冲心中暗自赞叹李衮的武艺,喝道:“你这贼子,倒是有几分本事,可惜与我梁山为敌,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李衮也不甘示弱,回敬道:“林冲,莫要张狂,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周围的士兵们皆被这惊心动魄的战斗所震撼,纷纷驻足观望,一时间竟忘了厮杀。

    而此时,项充那边也陷入苦战,被鲁智深和武松等一众梁山好汉围攻。项充虽奋力抵抗,手中标枪如暴雨般掷出,但对方人多势众,他渐渐有些力不从心,额头布满汗珠,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战斗中,李衮察觉这阵法似在不断变幻,他们越陷越深,犹如陷入泥沼,难以寻觅出口。他心中暗叫不好,意识到今日中了公孙胜的计谋。就在他分神之际,脚下忽然一软,原来是踏入了陷马坑。

    李衮大惊失色,欲挣脱却为时已晚。梁山军一拥而上,将他擒住。

    项充见李衮被擒,心中慌乱,稍一分神,也被擒获。

    宋江见李衮二人被擒,并未加以刁难,反而亲自为他们松绑,以礼相待。

    宋江面带微笑,目光诚挚地说道:“二位壮士,我宋江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我梁山替天行道,专与那贪官污吏为敌,你们武艺高强,若能加入我等,共创大业,岂不快哉?”

    李衮凝视宋江真诚的眼神,心中不禁有些动摇。他暗自思忖,自己在芒砀山虽逍遥自在,然毕竟势单力薄,难以成就宏图伟业。而梁山兵多将广,实力雄厚,且宋江仁义之名远扬,或许真能为自己和兄弟们谋得更好的出路。

    他与项充对视一眼,缓缓说道:“宋公明哥哥如此厚爱,我等若再推辞,便是不识抬举了。只是我尚有诸多兄弟在芒砀山,不知哥哥如何安置?”

    宋江笑道:“二位放心,你们的兄弟便是我梁山的兄弟,我自会妥善安排。”

    就这样,李衮与项充归降梁山。他们返回芒砀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樊瑞。

    樊瑞起初心存犹豫,对李衮说道:“大哥,我们在芒砀山自由自在,何必去梁山受人管束?”

    李衮劝道:“贤弟,梁山势大,且宋江义气深重,如今这世道,单凭我们难以成大事,去了梁山,兄弟们才有更好的前程。”

    经李衮二人苦口婆心地劝说,樊瑞最终也决定加入梁山。自此,芒砀山的兄弟们全体并入梁山,梁山的势力愈发壮大。

    李衮在梁山的日子里,与兄弟们相处和睦,情同手足。他的武艺也在梁山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得到了更充分的施展。

    在梁山排座次时,李衮位列第六十五位,担任横冲营步军将校。此后,他常常与李逵、鲍旭、项充并肩作战,四人组成了令人闻风丧胆的“杀人四人组”。

    征讨辽国时,李衮随梁山大军出征。彼时,辽国雄踞北方,虎视眈眈,屡屡南下侵扰大宋边境。梁山军此次出征,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战场上,李衮再度彰显勇猛无畏的本色。

    辽军摆下太乙混天象阵,此阵威力绝伦,宋军多次强攻均铩羽而归,伤亡惨重。宋江心急如焚,与众将领苦思破阵之策。

    李衮挺身而出,抱拳道:“哥哥,我与李逵等人可率五百牌手,从阵中薄弱之处突入,再将二十四部雷车推入辽军中军,定能破此阵法。”宋江沉思片刻,点头应允。

    李衮与李逵等人率领五百牌手,如狂风般冲向辽军大阵。辽军箭矢如蝗,铺天盖地射来,李逵见状,大喊道:“怕个甚,有俺老李在,这些箭矢算得了什么!”

    李衮笑道:“李逵兄弟莫要大意,且用团牌护住周身。”

    他们凭借手中团牌,紧密协作,将箭矢纷纷挡落,如同一面移动的钢铁城墙。他们在阵中左冲右突,奋勇厮杀,寻觅着阵中的破绽。

    终于,他们发现了一处防守相对薄弱的环节,李衮大喝一声:“兄弟们,跟我冲!”如离弦之箭率先冲入阵中。李逵手持双斧,紧随其后,哇哇大叫,气势如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