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一锄头挖回1941:南泥湾种地 > 第81章 科学院缺经费?卖粉条啊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在延安各界人士的瞩目下,边区科学院终于正式挂牌成立了。

    虽然挂牌仪式只是简单地在一排窑洞前举行,但看到那块写着“边区科学院”五个大字的木牌,每一个在场的人都心潮澎湃。

    吴龙,这位来自未来的农业和科技专家,众望所归地担任了边区科学院的首任院长。

    他站在队伍的最前面,看着眼前这座简陋却充满希望的科学院,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同志们,今天,我们边区科学院正式成立了!”

    吴龙话锋一转,“但我们的科研经费不足,实验设备也十分简陋,许多科研项目都无法开展。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很多!”

    “吴院长,您就说吧,您让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大家都纷纷表示。

    “关于经费问题,我已经在向边区政府申请专项资金,相信很快就会有答复。“

    ”同时,我也在考虑,如何利用咱们边区现有的资源,开展一些能够快速见效的科研项目,用这些项目的收益来支持科学院的运转,实现‘以研养研。”

    “好主意!吴院长,那您觉得咱们可以开展哪些项目呢?”徐光启问道,他是一位从南泥湾时期就与吴龙共事,经验丰富的农学家。

    吴龙一口气说出了计划:

    “1、继续改进‘新式种地法,提高粮食产量;

    2、开发利用边区的野生植物资源,例如,我们可以研究野生果品的加工和储存技术,可以提取植物中的有用成分,制作药品或者其他化工产品;

    3、改进现有的农具和生产工具,提高劳动效率;

    4、加强对边区矿产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吴院长,您说的这些项目都很好,可是,咱们现在缺钱、缺设备,该怎么开展呢?”一个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关于设备问题,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造一些简易的实验设备。比如,我们可以用玻璃瓶、陶罐代替烧杯、试管,可以用木头、石头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台架等等。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吴院长,您放心,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把科研工作搞好!”科研人员们纷纷表示。

    “好,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做到的!现在,我给大家分配一下任务。“

    ”钱教授,您负责‘新式种地法的改进和推广工作,以及良种选育工作;徐教授,您负责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李兴同志,你负责农具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工作。"

    “其他人,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参加不同的项目组,大家分头行动,争取早日取得成果!”

    “是,吴院长!”大家齐声应道。

    在吴龙的带领下,边区科学院的科研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大家克服了经费不足、设备简陋等困难,因地制宜,土法上马,开始了各种科研实验。

    “吴院长,您看,这是我们用‘新式种地法培育出来的‘边区一号小麦新品种,您看怎么样?”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拿着一株小麦,兴奋地对吴龙说道。

    “嗯,不错,这株小麦的穗子很大,籽粒也很饱满,看起来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新品种!”吴龙仔细观察着小麦的长势,“不过,我们还要进行田间试验,看看它的实际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如何。”

    “好,吴院长,我们马上进行田间试验!”

    “吴院长,您看,这是我们利用当地的一种野生植物,提取出来的一种新型农药,您看看效果怎么样?”另一个研究员拿着一瓶土制的农药,递给吴龙。

    “哦?这种农药的杀虫效果如何?对人畜有没有危害?”吴龙问道。

    “我们已经在实验室进行初步试验,杀虫效果不错,对人畜也安全。不过,还要进行大田试验,进一步验证它的效果和安全性。”

    “好,你们抓紧时间进行大田试验,尽快拿出试验结果。”

    “是,吴院长!”

    就在吴龙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开展科研工作时,李位也风尘仆仆地从南泥湾赶到了延安。

    “吴教员,我可想死您了!”李位一见到吴龙,就激动地说道。

    “李哥,你怎么来了?南泥湾的工作都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赵连长让我来向您汇报一下南泥湾的情况,另外,也给您带来了一些好消息!”

    “哦?什么好消息?”吴龙问道。

    “吴教员,您还记得您之前让我们制作的红薯粉条吗?”

    “当然记得,怎么了?”

    “我们按照您教的方法,制作出了一大批红薯粉条,而且,我们还对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现在我们的粉条,比之前做的质量更好,也更容易保存了!”

    “真的?那可太好了!”这个消息让吴龙兴奋,“这下,我们科学院的经费问题,就有希望解决了!”

    “是啊,吴教员,我们这次来,就是想把这些粉条卖出去,换回一些资金和设备,支持您的科研工作!”

    “好!李哥,你们真是帮我大忙了!这样吧,你先把这些粉条拉到科学院的食堂,让大家尝尝鲜,剩下的,我们再想办法卖出去。”

    “好嘞,吴教员,我这就去办!”

    吴龙把李位带来的红薯粉条,分发给了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和学员们,让他们品尝并给出意见,没想到大家都对这些新产品赞不绝口。

    “吴院长,这红薯粉条真是太好吃了,又滑又筋道,虽然颜色不好看,但比白面条还好吃呢!”一个学员说道。

    “是啊,吴院长,这粉条真的很不错,煮着吃,炒着吃,都好吃!”另一个学员也说道。

    “哈哈,大家喜欢吃就好。这些红薯粉条,都是南泥湾同志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我们要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

    “感谢南泥湾的同志们!”大家齐声回应。

    “另外,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已经联系好了几家商铺,他们愿意收购我们的红薯粉条,这样一来,我们科学院的经费问题,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了!”吴龙说道。

    “太好了!吴院长,您真是太有办法了!”

    “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往后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喜欢一锄头挖回1941:南泥湾种地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