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一锄头挖回1941:南泥湾种地 > 第58章 农业科技大学成立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到边区政府报到后,吴龙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组建农业委员会和科技委员会的班子,并着手筹建“农业科技大学”。

    “吴主任,这就是咱们农业委员会的办公地点了。”边区政府的工作人员把吴龙带到了一排简陋的窑洞前,“条件简陋,还请您多包涵。”

    “这里已经很好了,比南泥湾的条件好多了。”

    窑洞虽然简陋,但吴龙却感到非常亲切。他仿佛又回到了南泥湾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

    “吴主任,这是咱们科技委员会的几位同志,都是从各个根据地抽调过来的技术骨干。”工作人员又把吴龙带到了另一排窑洞前,介绍了几个正在忙碌的年轻人。

    “同志们好!我是吴龙,以后咱们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大家一起努力,为咱们边区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吴龙热情地和大家打招呼。

    “吴主任好!我们都听说过您在南泥湾的事迹,您可是我们的榜样啊!”一个年轻人激动地说道。

    “大家过奖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以后还要向大家多学习。”吴龙谦虚回应着。

    安顿下来后,吴龙立即召开农业委员会和科技委员会的第一次联席会议。

    “同志们,咱们边区的农业和科技工作,基础都比较薄弱,任务也很艰巨。”

    吴龙顿了顿,接着说道,“关于农业方面,我想继续推广‘新式种地法,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研究,选育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另外发展养殖业、林业、副业等多种经营,提高收入水平。”

    “吴主任,您说的这些,我们都赞成,可是,咱们边区各个根据地的情况不一样,这‘新式种地法能适应所有的地方吗?”一个同志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个问题提得好。”吴龙说道,“‘新式种地法只是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具体应用的时候,要根据当地情况调整和改进。我计划成立一个农业技术推广小组,到各个根据地考察,指导农民们科学种田。”

    “好主意!吴主任,我愿意参加农业技术推广小组!”一个年轻人说道。

    “我也愿意参加!”

    “还有我!”

    ……

    看到大家热情高涨,吴龙感到非常欣慰。

    “除了农业技术推广小组之外,还要成立一个农业科研小组,专门负责农业科技研究。”吴龙继续说道,“这个小组的任务,就是选育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研究病虫害防治方法。”

    “吴主任,这个农业科研小组,就让我来负责吧!”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说道,他叫徐光启,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

    “好,徐教授,那就辛苦您了!”吴龙说道。他知道,徐光启是边区有名的农业专家,在作物栽培和育种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吴主任,那我们科技委员会的任务是什么呢?”一个年轻人问道,他叫李兴,是一位机械工程师。

    “科技委员会的任务,是推动边区的科技进步,为生产建设和军事斗争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我们的重点工作,是筹建‘农业科技大学,培养一批既懂农业又懂科技的新型人才。”

    “农业科技大学?吴主任,您这个想法真是太好了!”

    李兴非常兴奋,“我以前在国统区的时候,就听说过国外有这种专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大学,没想到咱们边区也要办这样的大学了!”

    “是啊,吴主任,这可是咱们边区的一件大事啊!”其他同志也都纷纷响应。

    “我们要尽快选定校址,建设校舍,编写教材,招聘教员,争取早日开学。”

    “吴主任,您就放心吧,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把‘农业科技大学办好!”大家纷纷表示。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会议确定了农业委员会和科技委员会的近期工作计划,大家分头行动,开始紧张的工作。

    与此同时,吴龙也收到了南泥湾的信件。信是赵连长写的,他在信中向吴龙汇报了南泥湾的近况。

    “吴教员,您在延安一切都好吧?我们都很想念您!”

    赵连长在信中写道,“自从您走后,我们继续按照计划,进行生产建设。今年夏天,虽然遇到了旱灾和洪水,但由于我们提前做好了准备,所以损失不大。秋收的粮食已全部入仓,比去年又增加不少!”

    “李位同志带领的敌后武工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们在敌占区发动群众,建立了好几个秘密的联络点,还搞到了不少敌人情报。前几天他们端掉敌人一个据点,自身无一伤亡!”

    “赵大叔的身体还好吧?让他多注意休息,别太劳累了。”吴龙看完信,对前来送信的战士说道。

    “吴教员,您放心,赵大叔的身体好着呢,他每天都到田里去转转,看看庄稼的长势。他还经常念叨您呢,说您什么时候再回南泥湾看看。”

    “等我这边的工作告一段落,我一定回去看看大家。”

    “好嘞,吴教员,那我们就等着您回来!”

    送走了送信的战士,吴龙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每天都忙得团团转,既要处理农业委员会和科技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又要亲自参与“农业科技大学”筹建工作。

    “吴主任,这是‘农业科技大学初步方案,您看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徐光启把一份文件递给吴龙。

    吴龙接过文件,仔细地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着:

    “校址选在延安城外三十里的杨家岭……校园占地面积五百亩,包括教学区、实验区、生活区、生产区等……计划开设农学、畜牧、水利、机械等专业……首批计划招收学员三百名,学制两年……”

    “嗯,这个方案做得很好,很详细。”

    吴龙看后很满意,稍做补充:“我觉得还可以完善一下。比如,可以增加一些关于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方面的课程,以适应边区农业发展需要。”

    “吴主任,您说的太对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徐光启说道,“我马上修改方案。”

    “关于教员聘请,我们也不能光指望边区现有的知识分子,还可以从国统区,甚至从外省聘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来任教。”

    “好,吴主任,我会把您的意见向上级反映的。”徐光启说道。

    在吴龙的主持下,“农业科技大学”筹建工作进展很快。

    经过几个月努力,校舍建好了,教员聘请了,教材也编写完成了,第一批学员也陆续报到。

    “吴教员,您看,这就是咱们‘农业科技大学的第一批学员!”

    李位指着一群穿着军装、背着行李的年轻人说道,他奉命护送一批从南泥湾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到延安来学习。

    “好!这些年轻人看起来都很精神啊!”吴龙看着眼前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很是高兴。

    “吴教员,我们都听说您在这里办了一所大学,专门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我们都是自愿报名来学习的!”

    “是啊,吴教员,我们都想跟您学习‘新式种地法,将来为咱们边区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好,欢迎你们!你们都是边区的希望,也是‘农业科技大学的希望!我相信,通过努力学习,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为咱们边区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吴教员,您就放心吧,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决不辜负您的期望!”学员们齐声说道。

    “嗯,走,我带你们去参观一下校园。”

    “大家看,这是咱们的教室,这是实验室,这是图书馆……”

    吴龙一边走,一边介绍,“这里条件虽然简陋,但却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希望大家能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为边区建设做贡献!”

    “吴主任,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员们纷纷表示。

    “农业科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吴龙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勉励学员们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为边区的农业和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喜欢一锄头挖回1941:南泥湾种地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