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 第104章 华夏文明探源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无论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但华夏境内却始终风平浪静,偶尔会有一些小波澜泛起,但很快就会平息下来。

    夏先衍在闲暇之余,也会关注一下全球各地的动态和各国之间的角力华夏没吃亏,那就行了。”看了一会儿之后,他便收起手机,重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之前因为忙于燕京、长安、洛京这三座城市的历史遗迹,他没有来得及对这些历史遗迹的年代顺序进行系统的整理。如今,华夏守护之灵已经成功创作出了近十部功法。夏先衍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未来的行程。

    毕竟,大部分灵源都已经相继诞生,他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了。于是,他拿出了早些时候被搁置一旁的资料,认真地翻阅起来。

    其实,在发现灵源的诞生与历史遗迹有着紧密联系时,考古学家们就已经给他发送了一份重要的资料——《夏商周断代工程》与《华夏文明探源工程》。这份资料详细介绍了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对于夏先衍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主要遗迹诞生的灵源夏先衍已经完成了调查。而华夏文明探源工程里面的有几个与夏朝建立有关的石峁遗址与陶寺遗址也已经探查过其中诞生的灵源。

    接下来夏先衍需要补充一下自己的历史知识,然后再确定是向上还是向下调查这些遗迹所诞生的历史遗迹,从这几个月的相处,他明白了华夏守护之灵需要吸收这些灵源之地的信息,然后才能恢复。

    华夏守护之灵被没有限制夏先衍他们是不是按照历史顺序来进行走访这些灵源,夏先衍现在的想法就是就近原则规划一条既节省时间,又能走遍华夏所有主要灵源基地的路线。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全称是华夏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是继华夏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华夏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华夏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

    这些年随着华夏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成果,华夏文明起源形成发展脉络已经整理了出来。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实证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脉络。

    万年奠基

    距今年前,华北驯化粟和黍,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种植稻。余杭浦江上山遗址出土了栽培稻和陶器、石器。华北和长江中下游的华夏先民们开始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农业的产生使各地出现了小型的定居村落,为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八千年起源

    距今80006000年为全球范围的气候大暖期。因气候温暖湿润,稻作农业向北传播到了淮河下游地区,粟作农业在黄河中下游及燕山南北得到普及。在贾湖、兴隆洼等遗址,出现极少数规模较大、随葬玉器或绿松石器的墓葬,说明社会已经开始出现分化,开启了文明起源的进程。

    六千年加速

    距今6000年前后,华夏文明起源的节奏加速。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技术向长江流域传播,水稻耕作技术也向北传到了汉水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各地的手工业也取得了显着进步,出现了质地坚实、表面光滑的精致陶器。

    五千多年进入

    距今55005000年是华夏文明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相继进入了文明阶段。

    这一时期各地都出现了高技术含量的手工业制品,高技术含量手工业的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重要表现。礼器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则是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另一项标志,玉器、漆器、精致陶酒器等都出自各地的顶级墓葬。

    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

    距今4300年前后,华夏各地的文明进程出现转型,其重要特征是中原崛起。距今4300年前,黄河中游的势力集团在与周围其他集团的力量对比中逐渐占据优势,三晋陶寺和三秦石峁两座巨型都邑相继出现。

    四千年王朝建立

    距今4000年前后,夏王朝建立。在以嵩山东南麓为中心的区域,出现了10座大型城址。其中,在登封王城岗发现了气势恢宏、大小相套的内外城。在同时期的禹州瓦店遗址,大型夯土台基上有人祭、殉牲等多种祭祀遗存。这些发现都昭示着华夏文明进入了以中原为中心的新阶段。

    三千年王权巩固

    西周初年,周王通过“封邦建国”,册封自己的至亲和功臣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实现了王朝对王畿之外广大地区的稳固统治

    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华夏,“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华夏文明进入到大一统国家的文明阶段,开启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新阶段。

    从大地湾到二里头文化,华夏文化发源于本土,接续发展千年,这方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祖先自己主宰的,文化的根基是华夏祖先自己创造的。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华夏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华夏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华夏文化创新的宝藏。

    绵延数千年,华夏文明的长河发端于何时何地?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这些问题牵系根脉,事关“何以华夏”。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华夏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冲破“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根据华夏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华夏方案,即:生产力获得发展,出现社会分工;社会出现明显阶级分化,出现王权;人口显着增长和集中,出现都邑性城市,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现王所管辖的区域性政体和国家。

    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华夏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可将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800年划分为古国时代。

    古国时代可进一步细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距今5800—5200年前后。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考古发掘工作发现并确认该遗址第一地点是由9座台基构成的大型台基建筑群。

    第二阶段为距今5200—43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开始衰落,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焦家遗址新发现了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城址。良渚遗址的考古工作围绕水利系统展开,塘山以北的良渚外围新发现近20条水坝。

    第三阶段为距今4300—3800年前后。中原和北方地区开始新一轮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奠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础。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证实了5000多年华夏文明,揭示华夏文明的丰富内涵,再现各地文明演进情景,展现了华夏文明起源与发展脉络。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使华夏国人和全世界炎黄子孙得以了解华夏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华夏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是真实的历史。华夏文明探源工程所揭示的华夏文明丰富内涵、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极大地增强了华夏民族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为实现华夏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悠悠历史长河,华夏民族孕育了绵延至今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始终一脉相承,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为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证明了,在地星之上华夏文明一枝独秀。灵源的诞生更是确定了华夏一脉相承的特点,连续不断诞生的灵源基地,将华夏文明起源与发展脉络串联了起来。

    趁着有时间,夏先衍决定一口气将所有发过来的资料都梳理一遍,他运用神识看起这些资料特别迅速,基本上一秒就可以记住一页的内容。就像一台扫描仪一样,随着他手指点击鼠标,页码不停的翻阅,资料上的内容就被记录在了识海之中。

    日头西移,天色由明变暗,又从暗变明,夏先衍待在房间里通宵了一个晚上,终于将这些资料记在了识海之中。

    他起身活动了活动,冲了个澡,洗去了一身疲惫。他刚想出门就听到了李风禾的敲门声,她们修行回来了。

    李风禾进门后,看了看亮着的电脑,“你一晚上没睡?”

    “嗯,看了一晚上的资料,你们今天怎么回来的早。”

    “?悖?鹛崃耍?蝗私梁偷拿话旆ㄐ扌辛恕8?愠宰旁绶固?医玻?蝗灰换峋途土沽恕!

    “好,呀这是扁粉菜?”

    “嗯,尝尝这里的特色早餐。”

    李风禾拉了一把椅子过来然后就给夏先衍将今天早上的事情,“天刚亮就有人聚集在殷墟遗址公园门口,这些人安安静静的就待在门口等到公园开门,只是后来又来的一批人到了景区门口就开始大呼小叫的,声音越来越大。再后来这批人之中就跟门口的安保人员起了冲突。”

    “起因就是,他们想提前进去景区,安保人员给他们解释还不到开门时间,就有人指着里面正在修行的的人说他们怎么可以进去。安保人员给这群人解释是里面的工作人员,有人开始起哄说反正景区的工作人员都已经来了,早开门一会儿又不碍事。”

    “安保人员一再解释,现在非工作时间,工作人员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可这帮人就是不听解释,一直在门口吵吵嚷嚷的,后来早到的批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帮着安保人员说了几句话,这些人就不愿意了,说你们算什么东西,这些人没跟他们计较。没想到这些人越来越来劲的,没办法我们只好带着武警战士出来这才平息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