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 第175章 袁崇焕的清楚认知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此时,袁崇焕正在苏州城墙上,他目光看着底下的逃难百姓,心中全是担忧之色。

    这些人都是不稳定的因素,因为王大虎一行人来了,让乡下很多富户偷偷逃跑。

    那些庄园没了这些乡绅富户组织人守着,让不少的作物被这些流民给祸害。

    而且这些难民极其容易被反贼裹挟。

    想到此,袁崇焕不由对身边的知府说道:“可不可以将这些难民先引导去嘉兴府那边?”

    嘉兴府就在苏州府南面六七十公里的地方,同在京杭运河上,如果有引导,流民两三天就能转移过去。

    这样能大大缓解苏州府的压力。

    (嘉定是县,嘉兴是府,作者弄错,已经改了)

    苏州知府听后,直接摇头说道:“不可能的,那边的路已经被辽水军堵住,不少灾民就是被堵过来的。”

    袁崇焕听后,马上皱起眉头,没想到居然会发生这种事情,辽水军真是不识大局,应该说,是那韩熙不识大局。

    亏他还在辽东打了这么久的仗,难民容易生乱,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

    就在这时候,苏州驻守的参将从远处走来,看到知府和袁崇焕后便是拱手:“应天府那边将武器送过来了。”

    “武器这么快送过来了?走,带我去看看。”袁崇焕脸上露出笑容,并显得有些急切。

    袁崇焕离开辽东的时候,其实是有偷偷的带走一些韩家军的武器,拿回家乡就让人仿制。

    最后确实仿制出来了,但因为钢铁原料的问题,枪械的密封性无法做到原装的一半。

    而且枪支的重量也比原枪重了一两斤,威力却是不如原装的火枪。

    不过也算有些收获,那就是将火绳枪换成了燧发枪,但成本上却是火绳枪的几倍。

    可能是制作工艺的问题,如果掌握了韩熙手上制作工艺,成本可能还会下降。

    不过袁崇焕不知道的是,韩熙现在的兵工厂只生产火绳枪,根本就没有什么燧发枪的工艺。

    轻型的火绳枪一根大概在七八斤,不算人工费用,原料成本在四钱银子,重型那种要用支架的火枪,成本也只是六钱银子,用来练手刚刚好。

    能不能制作出密封性好,威力强大的枪,主要还是要看钢铁的材质。

    否则只能加厚枪管,但这样,也增加枪的重量,增加使用难度。

    袁崇焕很快被参将带到存放武器库的地方,武器库内摆放了各式的武器,看样子都是崭新的。

    但袁崇焕那高兴的脸看到武器的瞬间却是僵持住,因为面前的武器根本不是自己要的。

    袁崇焕随手拿起起一杆火绳枪,虽然是崭新的,但枪管上能看到明显的不平。

    常年待在军中的人都知道,这些火绳枪粗制滥造,恐怕没用多久就会发生炸膛。

    “呵呵,武器运到,接下就看袁佥事大展身手了。”

    知府此时也是满脸笑容的。他还是很看好袁崇焕的,因为袁崇焕刚刚到来,就敢一人一马前往镇海卫观察敌情。

    光是这份胆气,很多人就比不上。

    有这份胆气在,证明袁崇焕是个有能力的人。

    “这,根本不是我要的那批武器。”袁崇焕沉着脸说道。

    知府听后,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他看了下这些武器都是崭新的,挺好的。

    “这批武器不是从辽水军那边运过来吧?”袁崇焕看着驻扎在苏州府的徐参将问道。

    徐参将沉默片刻后回道:“这些武器确实不是从宁波那边运送过来,浙江巡抚说了,那批武器要秋收后才能送到,所以应天府从库房中调拨一批武器,给袁佥事暂时使用。”

    袁崇焕听后,整个人都有不安定起来,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才能送到,那这段时间岂不是不能大展拳脚了?

    拿着这些老式的火器,恐怕也只是守守城而已。

    毕竟刚刚招募的几千人都是寻常乡勇,并不是什么训练有素的兵丁。

    “还请知府告知应天府,苏州情况之危急,要尽快将武器运送过来,还有广西狼兵。”袁崇焕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如果人和武器没到位,他不会轻易涉险的。

    知府不懂这些,只能点头答应下来,等下就写奏本,他现在只指望袁崇焕这个有能力有胆识的人了。

    时间一晃,进入十月,各地都开始秋收。

    这时候韩熙将粮食价格断崖式的掉落到从前的七钱银子一石。

    这一下降低一倍的收购价格,给很多粮商整的有些不会。

    因为韩熙这边收购价格急剧下来,多少还是对周围的州府形成一定的影响。

    在不知道不觉间,韩熙成为浙江沿海一地的粮食价格标杆。

    而韩熙之所以降低粮食收购价格,是因为满仓了。

    幸好之前的那些剩余的士绅没继续抛售粮食,否则韩熙就要爆仓。

    韩熙不但降低了收购价格的一半,而且还以一两三钱银子开始大量出售粮食。

    这样导致宁波这边交易断崖式减少,因为现在很多粮商收上来的价格就是七钱银子,这根本就没赚头。

    粮商们自然不会将粮食卖给韩记,而韩记一两三石出售粮食,也是没有买。

    这个价格,还不如去乡下收,那价格更加便宜。

    所以很多粮商是看不懂韩熙这波迷惑操作的。

    不过,这也算是将粮食的下限价格和上限价格都给标出来,六钱银子的差价空间,还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定海县外韩熙正在查看市集情况,市集现在依旧十分热闹,粮商走了,但附近收获百姓过来了。

    平日里,收购粮食的地方几乎都被那些粮商占据,散户很难进入。

    只能以低价卖给粮商,但现在,粮商不交易,位置也空了。

    正好给底层农户入场的机会,虽然现在粮食收购价格已经降低到七钱银子,但韩记这边是用秤的,不会像粮商那样抖勺。

    明明是一石一斗,只能得到一石的钱。

    其实很多百姓也是看不懂秤上面标的是什么,不过他们认韩记出厂的麻袋。

    大的麻袋装满到扎起口子就是一石,小麻袋就是五斗。

    “这几日收上来多少石粮食?”韩熙看着进进出出的手推独轮车问道。

    “大概一千五百石左右。”徐瑞纳回应道。

    一千五百石,现在辽水军一天消耗四百石的粮食,差不多每天入库一千一百石,还能接受吧。喜欢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