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教历史课,没想到在诸天万界直播 > 第47章 地图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要是能早些知晓的话,或许他们此时此刻就不至于忍饥挨饿了吧!

    只见悠然不紧不慢地展开手中地图,指着上面一处标有众多标记的区域,向天幕下那些满脸好奇与疑惑的百姓们说道:“你们看,这些高产的粮食多数都源自于海外,大概就在这个位置附近。”

    有些百姓凑上前去,当他们瞧见那幅描绘着整个世界的地图时,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狐疑地问道:“这是什么呀?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地图吗?”

    另一些人则四处张望,急切地寻找着代表自己所在之处的标识,嘴里还念叨着:“那么多产的粮食在那儿,可咱们究竟身处何方呢?”

    悠然微微一笑,用手指轻轻点了一下地图上那个被蓝色海洋环绕、形状宛如一只昂首挺胸大公鸡的地域,缓声道:“这里便是我们如今生活的地方啦,它与那盛产粮食之地相隔了整整一个浩瀚无垠的太平洋。此地名为亚洲,而这个酷似大公鸡模样的板块正是我们现在华国所在的版图。”

    听闻此言,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有人难以置信地摇着头,喃喃自语道:“怎会如此?这块地方看起来竟是这般小。想当年国力强盛,我们一直以为自家的疆土乃是最为广袤辽阔的,可眼下看来却并非如此。更何况,这天下之大,尚有如此之多未曾涉足的土地呢!”

    而那些雄心勃勃、志存高远的皇帝们,就拿秦始皇来说吧,当他凝视着自己手中此刻展现出的大秦辽阔版图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他难以置信地发现,原来这看似广袤无垠的大秦疆土,相较于整个天下而言,竟是如此渺小!这片大地究竟何其宽广,简直超乎想象。于是,在他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之中,一道野心的光芒倏地一闪而过。

    此时,大秦的英勇战士们看到眼前这幅地图,心中顿时燃起了熊熊斗志,因为他们又找到了新的可以挥洒热血、奋勇征战的战场。然而,睿智的秦始皇深知,如今若想进一步开疆拓土,必须适时调整策略和方针。尽管如此,他内心深处那些关于征服天下的宏伟构想依然坚定不移,并决定将其深藏心底,以待时机成熟之际付诸实践。因为他坚信,不久的将来,这些如今尚未被大秦纳入版图的土地,都将会成为大秦的固有疆域,飘扬起象征着大秦荣耀与威严的旗帜。

    另一边,汉武帝同样对一幅后世的地图产生了浓厚兴趣。当他的目光落在其中一片区域时,面露惊讶之色:“咦?那块地方不正是匈奴盘踞之地么?真没想到,后世之人竟能成功将其攻克并纳入版图。”站在一旁的卫青闻言,当即拱手进言:“陛下放心,我大汉亦定能将此等宝地收入囊中。”汉武帝闻听此言,开怀大笑起来:“哈哈,好啊!不愧是朕亲封的关内侯,果然信心满满,豪情万丈!”

    然而,并非所有皇帝面对地图时都是这般意气风发。尤其是大清的诸位帝王,当他们审视那张描绘着自家江山的地图时,眉头紧蹙,满脸忧虑——只因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在这张地图之上,属于蒙古的部分领土已然缺失不见。

    “我们如今所拥有的众多粮食、蔬菜水果等物产,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皆是源自海外。其中一些乃是永乐年间,由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时引入国内;另外一些则是当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大地的。为此啊,还戏称这些外来之物为‘张骞严选与‘郑和优选呢!遥想大明建国之初那段时光,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尚处在部落时代,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政权。然而就在这神秘的东方国度里,却蕴藏着许多高产的农作物,像那亩产量可达万斤之巨的马铃薯、红薯之类的,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悠然缓缓地讲述道。

    听闻此言,天幕下人群中不禁有人发出惊叹:“竟没有国家存在?那不就意味着此处现今仍是一片无主之地吗?如此辽阔的地域,居然还藏有这般高产的粮食作物!”他们中的不少人此前从未曾设想过,此地竟会处于一种没有皇帝统治的状态。

    在一个大殿内声音响起:“郑和?可是永乐年间那位大名鼎鼎的郑和?难道说……不会就是你吧?”说话之人正是当今圣上朱棣。要知道此时的朱棣尚未下令让马和率队下西洋,自然也未曾给他改名赐姓为郑和。

    面对皇上突如其来的询问,马和连忙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奴才对此确实一无所知。”不过,经此一问,马和的心中倒是对出海远航之事蓦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张骞?这个名字听起来好耳熟!朕似乎在哪里听到过。”汉武帝刘彻皱起眉头,努力思索着记忆中的那个身影。

    “哦!朕想起来了,原来是他呀!真没想到,经历了那么多艰难险阻,他最终还是平安归来了。”刘彻的脸上露出一丝惊喜之色。回想起当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时,自己心中虽充满期待,但同时也深知这一路上必然困难重重。如今得知张骞即将返回,那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朕原本期望他能与大月氏等西域诸国联手,共同牵制匈奴。只是至今仍未传来确切的消息,想必他们遇到了不少麻烦吧。不过,只要张骞能够顺利归来,便已算不虚此行了。”刘彻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欣慰之光。

    另一边,唐太宗李世民正饶有兴致地询问着关于海外的情况。

    “海外竟然存在如此高产的粮食作物,真是令人惊叹不已!不知我大唐的船只能否抵达那遥远的彼岸?”李世民目光炯炯,满怀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陛下,目前大唐的船只恐怕难以航行到如此之远的地方。”褚遂良恭敬地回答道。他的神色略显凝重,显然对此事并不乐观。

    “唉……看来想要探索那片神秘的土地,还需进一步提升我大唐的航海技术才行啊。”李世民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推动大唐造船业的发展。

    尽管他内心深处对海外的那些充裕的粮食充满渴望,但理智告诉他,目前这一愿望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此刻所有的期望便全都寄托在了这些珍贵的水稻种子之上。然而,要想让计划顺利推进,他们还必须打造出足以远航的大型船只,并使其能尽早投入使用。

    “事实就是如此,有些朝代其实拥有大量高产的粮食资源,只不过当时并未予以足够重视罢了。倘若我们能够寻到这些被忽视的宝藏,那么必然能够带来巨大的改变。至于那些缺乏此类粮食的朝代,也不必过于沮丧。对于你们来说,这些水稻种子将会额外多出一层用途——用于深入研究。

    想必大家此前都有所了解,在宋朝以前,中原地区原本可是粮食的重要产区,可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南方逐渐成为了粮食生产的重心所在,甚至还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流传于世。

    更为关键的是,在中原地区,农作物通常一年仅能成熟一季;相比之下,南方则大不相同,不仅可以实现一年两熟,甚至部分地区还能达到一年三熟的惊人水平。”悠然缓缓讲述着其中的缘由,同时强调道,选择在南方开展针对这些种子的研究工作无疑是最为明智之举,毕竟这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更为适宜,如此一来,整个研究进程自然也会加快不少。

    当听闻这些话语时,在场众人的面庞上纷纷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惊愕与怀疑之色。他们瞪大双眼,嘴巴微张,仿佛无法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一切。

    要知道,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对于他们而言简直闻所未闻!在太之前的朝代里,从未有人提及过如此惊人之事。而随着历史的演进,由于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迁移,南方地区才得以慢慢地蓬勃发展起来。然而,在那唐朝以前,南方一直被视为相对贫瘠荒芜之地。谁能料到如今竟会出现这般情形?南方种植粮食的方式和成果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蒙恬,速速取来地图!”秦始皇喊道。他对这片能够实现高产种植水稻的神奇南方土地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待地图呈上后,秦始皇仔细端详着,目光紧紧锁定在其中的某些区域。很快,他便发现那些引人瞩目的地方竟是位于闽越一带。此刻,一个强烈的念头在他心中油然而生——将此地攻伐下来据为己有。其实,早在此前,他就曾动过征服此地的心思,但当时北方匈奴的频频侵扰构成了巨大威胁,使得他不得不暂且搁置这一计划。可眼下,南方的这块宝地显得愈发重要,其战略意义已然超越了北方的匈奴之患。

    自古以来,许多皇帝皆对南方闽越之地虎视眈眈、志在必得。然而,对于那些早已纳入版图的地域,他们往往懊悔不已,为何未能早些察觉此地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与潜力。好在如今已然发现,倒也为时未晚。

    但在此前,令众人深感棘手的问题是,那片土地气候潮湿闷热,各类蚊虫蛇鼠横行肆虐,数不胜数。更为艰难的是,当地弥漫着致命的瘴气,此乃最为棘手且难以克服之难题。长久以来,这一困境始终困扰着人们,成为横亘于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就在今日,悠然在天幕前郑重其事地说道:“实际上,我想要告知诸位的是,出海实乃一桩美事。所谓禁海之举,并不能阻挡来自海外的强敌进犯,反而只会让沿海地区的渔民失去赖以为生的生计来源。那些凶残成性的倭寇敌人绝不会因我方实施禁海政策就望而却步,唯有当我们自身具备足够强大的实力时,方可切实有效地化解此类危机。”

    “怎么可能?咱实施禁海之策明明就是为了防止那些倭寇扰乱我大明啊!”朱元璋一开始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只是随口回应道。

    悠然缓缓说道:“就拿大明来说吧,海边发生的那些所谓海盗事件,未必全都是由那些罪大恶极之人所为。其实有不少乃是因为失去生活来源的贫苦渔民,他们被禁止出海捕鱼,没了生计活路,走投无路之下,才不得不选择这条路子。对他们而言,这或许是唯一能让自己和家人继续生存下去的办法。”

    听完这番话,朱元璋不禁愣住了,他从未想过事情竟会是如此这般。沉默片刻后,他喃喃自语道:“朕实施禁海政策本意是保护那些渔民不受侵害,绝无半分害他们之心呐。朕着实未曾料到会出现如今这种局面……”朱元璋的初衷的确是为了百姓着想,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大明王朝的安定繁荣。然而,世事难料,有些政策在推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重八,我们知道你的初心本是良善的,只是谁能料到竟会发展成如今这般模样呢?不过无妨,日后改过便是了。”马皇后安慰地说道。

    而远在永乐年间的朱棣此时可并非如此想法。对于那禁海之令,他向来心存不满。一心想要出海探索的他,又岂会甘愿被困于这一方陆地之上?更何况当他听闻郑和即将下西洋之事时,内心更是充满了渴望与期待。然而,即便他心中有着万般豪情壮志,但作为一国之君,他仍需思量如何才能成功说服那帮朝堂众臣。毕竟,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们可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

    此刻,当朱棣耳闻天幕所提及的有关禁海之事时,不禁喜上眉梢。如此一来甚好!此番他所要推行之事,哪怕再度遭到众人的反对,他也决计不再给那些反对之人丝毫情面了。喜欢教历史课,没想到在诸天万界直播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