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54章 邓禹之败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啊?皇帝都下命令要退兵了,将领还能不听指挥,依旧出兵?”有人惊讶不已,对于邓禹的行为感到了万分不解。

    按照他的理解,那皇帝都下令了,将领怎么可能不听命令?不听的话,那岂不是违抗圣旨?这可是要杀头的大罪!

    有人笑他的无知,道:“虽然皇帝下令了,可那不是还有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么,要是真的不能违抗一点命令,又怎么会有这句话?”

    这人当然也不知道军中朝廷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运转逻辑,但是他自己有一个朴素的思考方式——既然能够出现这种不听命令的俗语,且这个俗语还不是什么负面的、被指责被唾弃的,那就说明现实中确实可以这样操作。

    将在外这句话,哪怕是在那些读书人嘴里,可都不全是什么不好听的话呢!

    有人同意他的这个说法,但也有人不认同:“你这后生,大娘我虽然没什么见识,可要是用这什么将在外这句话来说的话,那都是皇帝离战场远不清楚情况,将领们知道情况所以不听命令,然后做出了正确的决定的!”

    “这关键是这些个将领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可这邓禹,皇帝的命令才是正确的,他自己不听命令做出来的这些进攻才是有问题的,这怎么能跟那句话一样?”

    一位大娘道,她虽然不是什么牌面上的人,可是要说这句话,那个后生听过,她也听过啊!

    这段话一出,其他人也觉得挺有道理。

    这确实是如此啊,每次那些个讲故事的人一说这话,那都是将领们为了获胜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然后皇帝也宽容了他们没有听命令的行为,大家皆大欢喜。

    可是这一次这个不听皇帝的命令,却没有得到什么皆大欢喜的结局。

    “那皇帝肯定会处置这个邓禹呗!”有人信誓旦旦,觉得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这么不听命令还总是战败,皇帝怎么可能不处罚他?

    至于长安地区的悲惨情况,他们十分默契,都默不作声地一同忽略过去了。

    不然呢?

    有些情绪,早在之前看到赤眉军进入长安后一样掠夺的时候就已经发泄出来了,有些人则是早就压抑成了习惯,即使是现在也发泄不出来,只是闷在心里。

    至于说发泄出来的那些人,心中其实依旧存留有不少的怒火,但更多的也转变成了茫然,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更不知道对于这样的悲惨不幸的情况,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不管是对遭遇了这些不幸的人,还是他们如果有朝一日也不幸落入这等境地。

    因此,不少人都干脆暂时选择了忽视,选择了对此闭口不言。

    或许等一等,等他们再了解一些事情,等他们经历更多的情况,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呢?

    【这也让樊崇对局势产生了错误判断,他开始觉得东归好像也不是特别的困难,刘秀在长安东面的这一条封锁线看样子好像也不是不能突破。】

    【但是事实上,这个感觉是错误的。】

    【邓禹之所以这么屡战屡败,和他自己的决策失误脱不开关系,但是当时刘秀在整体局势上却并没有出错。】

    【早在赤眉军向长安进军的时候,刘秀就派遣邓禹率军去攻打河东并获得了成功,而后,邓禹所部就一路向西,等待时机攻取长安。】

    【邓禹所部的军纪当时也不错,所过之处没有怎么扰民,百姓们对于他们的前来还是非常欢迎的。】

    【而在取得了河东、赤眉军也进入了长安之后,邓禹便把目标定在了上郡(治所于陕西榆林绥德县),以及北地郡(治所甘肃庆阳庆城县),还有安定郡(治所宁夏固原),这几个地方都是长安周边地区。】

    【按照邓禹的分析,如今赤眉军刚刚得以进入长安,士气正旺,最是锐不可当的时候;但是他们不事生产,也没有长治久安的计划,长安即使有再多的财富他们也无法长久。因此我们没有必要现在就和他们对上;

    倒不如先去北地,这些地方粮草丰富,牲畜众多,我们在这里休养生息、积攒力量,还能观察赤眉军的弱点,到时候一举攻破他们!】

    【邓禹此时的判断是正确的,他派兵进攻上郡的各个郡县,所到之处皆是开门归顺,邓禹大军不仅获得了一座座城池,也获得了粮草和较为安定的环境。】

    【但是在这里,他也出现了第一个失误,当然,这个失误也不能完全怪罪于他,毕竟这属于信息流通的问题,他原本也并非长安人士、刘秀军中也没有多少长安上层人士——】

    【邓禹并不清楚,长安的粮草和财富究竟减少到了何等地步。】

    【而这个问题,在之后的行军计划中,即使不是致命的,也称得上一句重要。】

    朱元璋对邓禹比较欣赏,在他圈定的配享历代帝王庙的古今功臣之中,东汉时期的大臣仅有两人,一人是邓禹,另一人则是冯异。

    而在对赤眉军的作战之中,恰好也是由邓禹和冯异二人主导参与。

    虽然邓禹在面对赤眉军的时候屡次战败,甚至遭遇惨败,而冯异最终获胜、将赤眉大部消灭,可这并不影响朱元璋对邓禹的评价。

    “邓禹之功名,立于诸侯之上。”他以一个后世打天下的帝王的角度,对邓禹的功绩给出了自己的结论,“邓禹的长处并非前线军事指挥,而是时局分析、战略规划、举荐人才等等,他并非韩信,而是光武帝的萧何。”

    纵观邓禹的一系列征战,其实能够发现他的表现并非什么超绝的名将,虽然成功攻下河东,又取得上郡,但到底不是冯异、吴汉这样的顶尖军事人才。

    但是对于刘秀而言,邓禹主要作用又不是在前线领兵打仗,要不然他也不应当是大司徒这个丞相的变种,而应当是负责军事的大司马。

    大司徒,刘秀这个任命,其实就点明了邓禹在他称帝前后起到的核心作用——是为他分析天下局势,提供最直接明确而有效的攻略天下的建议;是为他进行各种战略的规划,包括军事战略、政治战略,以及用人战略等;是给他提供选拔各种人才,如吴汉等,就有邓禹的推荐。

    邓禹的长处本就不在兵事。

    当年刘玄称帝,光武帝前往河北之时,没有人认为他会是真正的天下之主,但是邓禹却选择了投奔而去;

    也就在会面之后,邓禹就直接分析了天下大势,包括“更始虽然在关中定都,但是山东和三辅等地都未曾安定”“虽然更始控制不了这些地方,可这些地方的割据势力也都没有长久计划,更没有安抚百姓之心”“如今的天下四方分崩离析是必然之事”……

    而刘秀如果想要建立高祖的伟业,那就应当“延揽英雄”“悦民心”。

    这些话虽然简单,但是实际上想要指明却并不容易。

    多少草根出身的人,对这些内容压根没有意识——他们都不是想到了却不愿意执行,而是压根就想不到!

    而多少读了一点书的人,都不过是死读书,根本不可能应用到实际之中来——连书中的内容都无法应用,更何况去分析天下大势、去讨论如何安民定天下?

    朱元璋扯扯嘴角,读书人,明明有那么多读书人,想要淘到金子却是难之又难。

    天下的情况,能够看到表面的人并不算少,但是能够斩钉截铁地宣布,某一方就是无法成事、某些力量就是迟早要败亡的人,有多少?

    而这些断言不仅仅是个人的畅想,是实打实地符合后来的事情发展的,又有多少?

    邓禹有这些功劳,足以立于众诸侯之上啊。

    朱元璋内心感叹,而且,邓禹此人也足够的明白为臣的道理,知道分寸,绝不越矩,和那些仗着自己功劳就不知道规矩的人可差太远了!

    卫青和霍去病了然。

    如果说邓禹对长安城中的情况判断出现了这样大的失误的话,那后来他不敌赤眉军败出长安、还缺少粮草的原因,也算是找到了。

    当然,不敌赤眉军的原因也不只是这一个,但粮草问题总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邓禹以为长安城中还有一定的存粮,那么他可能在进入长安城中的时候就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然后就会陷入到这个泥潭之中……

    但不论如何,看到如今繁盛的长安城变成了那样一副凋敝衰败而又荒凉的模样,两人心中都有些难言的情绪。

    若是这样的灾祸来自外部,是匈奴那些部族突破了边关防线造成,那么他们作为武将,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将匈奴都清理干净、至少让他们几百年都恢复不了元气、不敢窥视中原,还是可以做到的,也算是他们为日后做好准备。

    可是这样的灾祸并不在外,而是在内。

    【远在洛阳的刘秀其实有些着急了,邓禹的大军在关中盘桓已久,但却一直没有夺下长安,这不太符合他的规划,于是他下诏催促邓禹进攻长安,让他加快进度。】

    【实际上,原本邓禹定下攻取上郡等地的计划前,军中也有将领觉得是不是应该直接攻取长安,但是被邓禹说服了——当时,避开赤眉军的锋芒并没有错。】

    【这一次刘秀催促,邓禹也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即如今不是进攻长安的最好时机,等一等,说不得可以兵不血刃地将长安纳入治下。】

    【因此,早在他败出长安、刘秀让他退兵的这一命令之前,邓禹就已经有过抗命之举了。】

    【而这一次抗命,也不能说是错误的。】

    【但是这一回问题并不出在邓禹对战局的判断之上,而出现在军中的控制之中。】

    【邓禹自己率军去平定北地郡,在原本的驻地留下了两名将领镇守,一人名叫冯?郑?蝗嗣?凶陟АU饬饺送耆?几毫说擞淼南M??诘擞泶??肟??螅??俏?苏?崛?χ苯诱箍?四诙贰!

    【这种内斗愈演愈烈,最终直接动上了刀兵,冯?旨几咭怀铮?游锢聿忝娓傻袅俗陟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