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唐末藩镇,但是在西欧 > 第四百三十五章 赈济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将萨尔茨堡包围后,冯森只在城外待了三天,便带着府兵们前往了乡下。

    虽然这些府兵的数量只有一千,但其中起码有一半的校尉和队正都是牙兵。

    牙兵不可能一辈子都当兵,总是要往上升的,而冯森也需要他们来巩固他在军中的影响力。

    现在不少牙兵不是当八旗的教练使就是在乡下带新府兵,一些旗人有什么冤屈或者有什么事情,甚至都少去找百户千户而是直接找牙兵教练使。

    这群人说话是真的管用啊。

    带着这些府兵,冯森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了一家贵族,据说先前就是巴伐利亚公国的贵族,后来又投降了查理。

    这家贵族算是臭名昭著,不仅在贵族团体中不受人待见,连普通自由民都不喜欢他们,毕竟别的贵族起码还给农民们留了一些粮食。

    而这位则是如同打劫一般,直接带兵把自由民家里的粮食外加财物都给抢了,为此还砍了不少脑袋。

    最重要的是,在冯森到来后,在他提前声明要赈济灾民的时候,这一位更是装死一般,别的贵族多多少少都挤出了一点,就他硬是一动不动。

    这种,在冯森这里就属于是“劣绅”范畴了。

    于是,1000名府兵仅用半天就攻破了他的庄园,活捉了这位劣绅,其家族二十二口人,高于车轮者全部绞死,其余罚为奴隶。

    这场战事虽短,冯森却邀请了大量的贵族前来观礼,在见识了五梢?的石弹投出,瞬间轰塌了木墙,在他们看来坚固的长墙与木寨,简直脆得如同羊皮纸一般。

    观礼前,贵族们一个个全身干爽,观礼后,没有哪一个贵族不是满身冷汗的。

    一周下来,冯森册封了二十来个大大小小的本地贵族和采邑骑兵,根据土地大小、贡献钱粮人力和投诚先后,分别授予了各级文勋。

    但与武勋不同,他们的文勋是终身制的,想要可世袭的武勋,那就得真有战功,至少让子孙成为外姓汉人才行了。

    除了这些投诚的,还有举家逃跑到查理的地盘的,这些人大多是后来查理分封的贵族,在老家都是有根底的,自然能润就润了。

    所以冯森也不拦着他们。

    在一个田庄的田埂上,冯森低着头看着一条水渠。

    这条水渠看样子是原先用来输水的水渠,但由于后来的战乱,太久没有修缮和维护,在水渠的上头已经被各种杂物和垃圾堆满,甚至上游的水中都有不少淤积。

    这庄园的管家躬着腰侍奉在一旁,面带微笑,等待冯森的回应。

    “田亩都统计好了吗?”

    “都统计好了。”这管家优雅地鞠躬道,“一共9000亩土地,其中耕地5000亩,其余的都是放牧地和葡萄园。”

    “准确地来说,是一共9120亩地,其中耕地在4980亩。”

    冯森一句话,便让管家的背部在半秒内如同瀑布一样流下了冰冷的汗水。

    “以你们的算学水平,这样已经是尽心尽力了,我不会要求太多,只要不是耍小聪明。”瞥了一眼那管家,冯森站起身,“按照规定,你能够获得4000亩地,不管你是自由民还有奴隶亦或者是获释奴隶,我都会授予你文勋,让你有资格获得这些土地。”

    “您的仁慈简直有如易北河的河水,滔滔不绝,又如莱茵河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擦着额头上的汗珠,这位管家用流利的拉丁话叙说。

    这也算是一种奇景,在低级贵族家产不够分的情况下,很多小贵族家的二子三子都会选择外出流浪,他们有的成为了教士,有的成为了雇佣兵,有的成为了土匪,有的一战成名再一次成为贵族。

    而其中一个选项非常受到欢迎,那就是管家。

    虽说很多贵族的土地广阔,但实际上,他们所拥有的田地也如查理一样,天南海北到处都是,那么多的田地,领主一个人管不过来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人帮忙。

    他们会想法子找一个精明的管家,让他也享受一部分庄园的收益,以此换取他们的帮助和忠诚。

    这些人既会从高级奴隶中选取(查理就干过),也会从专门教授农业的老师那里聘用,当然找低级贵族的二儿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人往往好几代人都给贵族打工,其管家的职位近乎世袭,尤其在偏远地区,远离领主的庄园。

    不过,打工哪有自己当老板爽呢?

    法兰克的虔诚者路易导致法兰克大分裂的时候,一部分管家就趁势而起,夺取了其领主的产业,一部分土匪更是借机侵占了当地庄园,并强令当地人纳税。

    一批新贵族就这么崛起。

    冯森只是将这一过程提前,顺带将这些人纳入了自己的麾下而已。

    “你的孩子今年九岁了?识字吗?”

    “我教了他拉丁文,但他笨,学不太会。”

    “不一定是笨,也可能是没有名师。”冯森迈步朝着路边走去,而那名管家则亦步亦趋地跟随在他身后,“奉天新开设了几座学堂,既有教行司的天父教会学堂,也有讲武堂附属学堂,还有八旗教习所的借读名额,让你孩子来上学吧。”

    管家行走的脚步一顿:“喏。”

    走到了路边,一个粥棚正竖在路边,数十口大锅正在熬制燕麦粥,麦子的香气与升腾的水蒸气飘到了天上,飘到了路边,飘到了正在干活的难民们身上。

    不少难民每干一段时间的活,都要抬起身,扭过头,撅着屁股朝粥棚那边张望,就好像生怕粥棚跑了。

    “今日粥棚做得如何?”冯森缓步走到粥棚边,朝着锅里张望。

    “禀殿下,今日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来了,还有一些家里有存粮的,目前还在观望。”

    粥棚中所谓的粥,其实就是麦糠、黑麦,再加上一点点小麦与盐煮出来的黏糊糊的汤。

    每锅粥里,冯森还叫人点了两三滴猪油,毕竟干了一天活,多多少少也吃一点油水,这才是可持续的竭泽而渔。

    第一天的粥是免费的,但从今天起,冯森便明确告诉他们,第二天的粥就不是免费的了,但冯森不要他们欠债,只要他们服劳役。

    在下一次粮食收割之前,这些人不仅仅要帮助冯森修筑道路和水利工程,还有帮忙修复土地,抢种小麦以及开垦荒地。

    而冯森则给出了另一项优渥的条件——饥荒过后,三年不纳粮。

    冯森等人来的正巧,到了视察了一遍没多久,便听到了一声哨子声,而那些原先干活的灾民们便手持干活的签子,如同脱缰的恶狗一般来到了粥棚前。

    根据他们干活得到的签子,便能得到不同的口粮,最好的燕麦粥上还有点油花,最差的就只有掺着草根的面汤了。

    “殿下,这粥您准备发到什么时候?”

    “发到粮食收割的时候啊。”

    那管家掏了掏耳朵,直以为自己没听清:“这钱粮何来呢?”

    “放心。”见粥棚前逐渐拥挤,冯森便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只要你们之前并不是残暴到众怒的地步,我是不会拿你们开刀的……但既然我为你们清扫了土匪,你们至少要给我一些酬劳。”

    那管家点点头:“这是应该的,但钱粮还是不够啊。”

    冯森摇头微笑:“够的,我现在已经放开了巴伐利亚之土地的购买,此次购买每人限额一百亩,且不占限定田亩容量。

    除此以外,我还开放了购买武勋的路子,一次最多购买两级,但已经足够让不少人倾家荡产送来钱粮了。

    至于如何运送过来,那些商人屁颠屁颠地就驾驶着马车把粮食运来了,这些筹集来的粮食,虽说不至于让每个人都填饱肚子,但支撑他们到收割季节还是可以的。”

    在此处盘桓了一周的时间,冯森又带兵去了别处,同样以此行事,后续的粮食正如冯森所料,纷纷开到。

    随着放粮和修路的同步进行,灾民们跟着安定下来,不少土匪甚至偷偷摸摸返回了村落,继续当起良民。

    等到了第三周第四周的时候,来自官府的小吏与官员入驻,这些在地方历练过了的官吏,开始快速安排和分配农耕,统筹规划。

    教行司的教士们也随之到来,帮助安置和安抚这些灾民。

    几手安排之下,当冯森离开萨尔茨堡的第四周结束,饥荒和难民居然神奇地停住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