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其余的重臣随声附和,只有王司马微微抬头,轻轻叹息了一声,却没有说话,继续低下头去。
冯森目光在王司马身上闪动了一下,却没有理会,既然确定了为什么打,下一步就是怎么打和打到什么程度为止了。
冯森扭头看向韩士忠:“如今在册兵员有多少?”
眼珠上挑,韩士忠思考了两秒:“有登记的义从9520余人,八旗中旗丁与上包衣8200余人,府兵3500人,预备府兵1500人,总计22000人左右。
嗯,除此之外,本来在欧波里特包括波美拉尼亚那边,咱们还有一部分兵力,大概在三四千,但现在西波里安在打仗,他们都被征发去那边了。
至于东边,方将军那里,还有阿瓦尔人的4000游牧部落战士,不过大部分都是轻骑,打不了硬仗。”
“好。”点点头,冯森的声音比之前嘹亮了起来,“如今计议已定,咱们就先初步定一个章程来,我决定征发义从7000,八旗6000,府兵2000,预备府兵1000,以及阿瓦尔轻骑3000,总计19000人。
其中义从3000,旗丁2000,以及水师水兵1000沿海南下,共计6000人为西路军,由韩士忠为主将,萧阿贵为副将,与当地旧弗里斯兰部落合作,拉拢他们进入八旗,方便赈济与弹压叛乱。
我本人亲率八旗3000,义从3000,府兵1500,总计7500人,为东路军,南下夺取……咳嗯,镇压巴伐利亚土匪叛乱,真慧禅师则与我同行,安抚灾民。
奥斯特拉西亚地区,如今被奸臣所掌握,为了锄奸,我命方心如带兵3000过摩拉维亚,配合冯友德率领的旗丁1000,义从1000,以及史敬奉率领的府兵与预备府兵1500人,共计6500人前往奥斯特拉西亚锄奸,此为中路军。
此次一共动员一万九千人,号称五万,分东路、中路、西路三军,为了不误农时,春末出发。”
听到冯森的安排,在场的人神色各异,坐到这个位置上的都不是蠢蛋,自然明白冯森这样安排的意思。
方心如所部明明离巴伐利亚更近,却要调兵过来,攻打更远的奥斯特拉西亚地区,这是因为奥斯特拉西亚地区树大根深,暂时无法纳入手中,只能慢慢削弱。
所以方心如和他部下的骑兵,包括冯友德与史敬奉这些人的目标是劫掠,削弱奥斯特拉西亚的经济和实力。
冯森自己绕远路攻打巴伐利亚,是因为巴伐利亚地区先是被查理征服,打乱了原有的统治体系,而此后三地中最为严重的饥荒,打乱了现有的统治体系。
现在整个巴伐利亚正是群龙无首最混乱的时候,这正是出手的最好时机,冯森攻打巴伐利亚是为了征服。
至于西路军的目标既非劫掠,也非征服,而是为了控制,为了弗里斯兰的经济不被破坏,大规模的战争绝非冯森所要的。
这就是为什么冯森要求与那些旧氏族合作。
“这事情繁复,等我回去以后与同僚们商议一番,到时候再给出一个具体的章程。”几个大臣互相交流两分钟,最终一齐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这是自然,假如我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也请请各位不吝指出啊哈哈哈。”冯森重新坐回座位,“好了,大家等会先别急着回去,我叫后厨为诸位准备了宴席,咱们吃过晚饭再走吧。”
“喏。”
“王司马,真慧禅师,你们俩暂且留下,我有事要单独奏对。”
“喏。”
木门关闭带起的风,摇动了烛光,让冯森的脸在黑暗中忽明忽暗:“王司马的想法我都知道,无非又是些秦法汉法的老论调?”
王司马有些萧索地说:“秦法,汉法,没有多大意义了,不论是节帅还是老节帅都于我有恩,就算节帅要当秦王,我当个李斯程邈又如何?”
“王兄有些着相了。”真慧晃悠着脑袋,“这里不是春秋,此处也无函谷,不是叫你做李斯程邈,而是叫你做王郊王司马。”
王司马瞧了一眼真慧,又瞧了一眼冯森,口吻中带上了一丝惆怅:“节帅打造出了一辆战车,在汉人之外,唯有耕战,所谓利出一孔,将血缘、人情、礼法皆散,逼迫民众不得不依附归从于国家。
当初秦以此法,横扫六合,席卷八荒,所谓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我毫不怀疑大燕能行此故事,但秦王一朝身死而天下变,我怕的不是现在,而是五十年后啊。”
“王司马勿忧,此事我心中有计较。”冯森走上前安慰道,“待天下安定,自然要撤旗建县,改功换法,以求安居乐业。”
“我所忧的,并不是这件事,节帅之德,我已知晓,节帅之用,我已见识,可节帅之志究竟在何方呢?”王司马抬起头,先前的惆怅仿佛一扫而光,“节帅欲为秦皇乎?欲为霍光乎?欲为高欢乎?”
屋子中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冯森站起身,站到了糊了一层窗户纸的格子窗旁,合上窗户,将呼啸的风阻挡在外面,“我能相信王司马吗?”
“当然。”王司马梗着脖子说道,“节帅父子对郊有知遇与再造之恩,郊只是要尽为臣之谊,否则何必一直反对节帅,不是臣要当魏征。
若要和风同尘,我已经干了半辈子,之前何必偏在此刻要与节帅作对呢?”
“中原有天下,而欧罗巴同样有天下。”冯森背对着王司马,声音有些犹豫和迟疑,烛火的灯光在他的后背上摇曳着,“但不同的是,欧罗巴的天下还很模糊……王司马可曾发现了,欧罗巴此处不类中原一统帝国,反而像是周天子?
诸国诸邦林林总总甚至比得上西周数百方国,但这同样意味着,他们是不会有统一的观念的。
撒克逊人、诺斯人、斯拉夫人与法兰克人……
西周起码有宗法制的意识,还都知道与蛮夷相比自己是华夏,是齐人或者楚人的同时,也是周人是诸夏,而此处唯一类似的概念是罗马人。
宗法制以血缘崇拜祖先崇拜为基础,而罗马体制以罗马的地缘崇拜为基础,一旦罗马本身的神圣性被摧毁,什么绿萝、神罗、东罗都冒出来了,谁都可以是罗马。
换句话说,他们团结不起来。
事实上,在统一之前,在重塑大一统帝国的神圣性之前,我说句不客气的话,咱们手下的所有百姓都是乱民。
他们没有大一统的想法,没有大一统的意识,甚至还在以邻为壑,别说精英阶层,就是普通百姓与地主都没有祖国。
说不定哪天一夫高呼而万夫起,哪怕他们的生活还能过得去,为了当人上人,叛乱又如何?一点问题都没有。
中原每逢战乱都有英才出,那是因为有大一统的意识形态,于是有了亡国亡天下之分。
所以才有胡无百年之运,才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欧罗巴的民众是没有大一统这个意识形态来保驾护航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原能够以德行治政,是因为从宗周遗留下来的血缘宗法还没有被完全破坏,秦汉留下的文化遗留能够让他们区分敌我。
在此基础上,由历史和文化逐渐形成的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影响了每一个人,他们对皇权有着天然的向心力,所以中原的皇帝才能优雅地表示‘德行’。”
转过身,正对着王司马,冯森的目光顿时有些幽远:“王司马,我们后世的所有人都站在秦法的肩膀上,所以才如此轻松。
在欧罗巴这边,社稷一世而绝是常有的事,我们得把大一统的意识形态树立起来,确定欧罗巴的天下,才能谈德行的事。”
实际上,在实践的过程中,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常常被部分人所摒弃,这是无法避免的。
以大一统本身来说,真的有人信吗?不,其实很多人,无论贵贱早就发现“大一统”和“天下”都是一个笑话,许多人骨子里根本不信这一套。
但“大一统”不是让人相信它存在,而是让人相信他人都相信“大一统”存在,为此,他们不得不迎合他人,但一旦开始迎合,那个人就成了芸芸的他人,瞬间陷入到“大一统”中不可自拔。
换句话说,大一统本质运行原理就是“都不说是吧?那我也不说。”
无论是保甲制还是八旗的目标,就是为了让下面的人相信这么一点——他人相信“汉人”存在,他人相信享受着一切资源的“汉人”,是因为他们穿汉服行汉礼,有着汉人的优良品德,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剥削者。
通过倒因为果的方式,让人们相信汉人享受资源是因为他们是汉人,而不是因为他们是剥削者,但是人们通过努力是可以成为汉人的。
既得利益者的“汉人”由于畏惧底层民众的叛乱,他们不得不扮演这种刻板印象,这样,用汉人与皇权崇拜,就能逐步代替原有的罗马和宗教崇拜。
天父崇拜能运行,本质还是借了罗马崇拜的光。
“王司马,你可曾想过,为何咱们能凭空来到此处,为何汉人能源源不断地从中原飞跃万里而来,为何府兵牙兵们在来到此处后突然变强了?”真慧同样站起身,站在了王司马的对面。
“这便是天命,是天父要我们教化他们,是天父要我们征服他们,是天父要我们扫清这片土地上的腐朽,天父选定了汉人来做这件事,就像他选定了摩西,选定了犹太人,又选定了以塞亚一样!”
真慧斩钉截铁地说道:“天命不可违!征服欧罗巴,便是汉人的昭昭天命!吾等尽取神赐之洲,以纳年年倍增之万民,这便是昭昭天命,是上天是天父赋予我们的使命。”
“王司马,我不为秦皇,也不为王莽。”冯森端坐在了王司马的对面,灼灼的目光逼视着他,“孤欲为欧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