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综]老子不是米迦勒 > 第122章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实际上, 现在的英国人, 不, 应该说整个欧美上层社会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感觉十分复杂,而这种复杂, 跟赵长卿是分不开的。

    历史告诉他们中国人不过是二等民族,无论是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都说明了这一点。清王朝那位女统治者也许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可是清王朝表现出来的, 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其他, 弱小得想让人摇头, 就连民众, 也卑怯懦弱, 跟奴隶没什么两样。

    可是另一方面,赵长卿表现出来的却是绝对的强大。教会隐瞒了很多事情使得普通人世界知道的事情更是偏向于唯物。从大国崛起这套书上,赵长卿表现出来的,是超绝的智慧, 是政治上的智慧, 无论是对历史的分析, 还是对局势乃至是经济、军事等国力上的判断,都是超一流的。

    更重要的是, 按照奥康纳等人的证词, 这位先生在1911年才开始了解现代社会,仅仅是通过在埃及找到的那些报纸和一些文学作品就能够写出这么一部震惊世界的著作,如果给予赵长卿机会, 这位先生肯定会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在这方面,丘吉尔要说的是,哪怕没有实际上的政绩,比起赵长卿,远东那位女统治者不过是个把国家当成玩偶的小娃娃而已。

    而另一方面,赵长卿拿出来的,像发动机,像镀铬防锈技术,像医院和那些药品还有那些专利,则给了丘吉尔一种远东早就在两千年前就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错觉。

    是的,如果这个技术早就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失传了,那么丘吉尔也无话可说,可赵长卿现在就站在这里,他甚至很有可能来自近一千年前的远东,而且他手里还掌握着这些技术,那就等于说,这些技术并没有失传,只要掌握了赵长卿,就等于是掌握了这些失传的技术。

    因此,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人,但是,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学日本人,他们把中国人和中国的历史分成了两段,一段是绝对强大的一等民族统治的时期,从远古到南宋崖山事件,这段时间的中国人被成为aan;而崖山之后,野蛮人用血腥的种族灭绝政策和愚化政策强占了那片土地,所以崖山之后那片土地上的人只能是二等民族,ese。

    赵长卿来自于近一千年前的中国,他当然是aan,不是如今的远东的那些愚蠢之辈能够比得上的。

    想到赵长卿手里可能掌握着更多的失传的技术,丘吉尔的心就热了。

    要知道,能够从赵长卿的嘴巴里面套出技术,哪怕只有一项,都足够为他的政治生涯添砖加码了。

    丘吉尔道“哦,先生,我不得不佩服您的祖先,他们的智慧超越了整个世界其实我很好奇,您手里是不是还掌握着其他的技术。”

    赵长卿笑道“没有了。”顿了顿,又道“所以,您相信我来自远东”

    “是的。而且爱因斯坦先生不过是推理出了虫洞理论,可是您却早在一千年前就找到了时间跳跃点哦,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让我忍不住想起了大航海时代没错,那个时候的探险家们从各地的原住民手里弄到的航海图其实都是莱特王朝即大明王朝的船队里面留下来的。”

    事实上,航海史上就有这个说法,最早的经纬度其实是古代中国人的发明,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曾经在各地埋下了一座座标注着经纬度的石碑,这些石碑上的数据,都是船队里面的天文博士们根据星象推导出来的。

    虽然后来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也在伦敦建立的天文台并且以此设立零度经线。但是,关于最初的经纬度是中国人的发明这一观点一直在世界各地的学者当中有着相当的市场。

    赵长卿笑笑,不置可否,而是道“既然您相信我的话,那就方便多了。我是藩王之子,鉴于我的父亲跟当时的君王是堂兄弟的关系,即便我考中了制科,我的堂伯父和他的臣下们对我的防备也从来就不会少。实际上,在我们那个时候,制科前三名,尤其是第一名,去路一般是两个,一个是入将作监,”

    丘吉尔道“请问这个将作监是”

    “就是军工业和科学院的合称。”

    “啊”

    “没错。制科第一名会入将作监,给将作监大匠打下手,做些文书的工作,保证君王对军工业和国内技术的掌控。我的前辈们,除非读书读傻了,只知道之乎者也之辈,其余的人,大多数都是往将作监去的。从这个位置上最后成为宰相的,也不是少数。或者说,不少宰相都有在将作监和工部工作过的经历。”

    “工部”

    “对。从全国的农具制造到大型工程,都是工部在管。将作监和工部的区别,也不过是军工和民用两个区别而已。而我,是极少数的直接进了内阁成为君王的文书的科举榜首。”

    “等一下,您说的是科举吗”

    “是的。”

    “进士科的那个”

    “如果你说的是标准或者是考试的内容的话,就是那个。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而兴于宋。至于唐代,虽然也有科举制度,但是世家门阀的影响力一直让科举制只停留在选拔人才的次要手段。”

    丘吉尔道“这跟我想象得完全不一样。您知道吗我所知道的那些科举出来的官员,留给我的印象,除了少数几位官员,其余的都不怎么样。我不是鄙视他们,实际上,我对李鸿章这位清王朝宰相还是相当钦佩的。”

    赵长卿答道“这是自然。作为一个根本就不知道尊重他人的民族,一个以奴隶主为核心的王朝,他们的统治者首先需要的是奴化别人,这个人甚至是他们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比起真正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才,他们更需要能为他们歌功颂德之人。而只会阿谀奉承之辈,在华夏,自古以来是遭人鄙夷的。”

    罗伯特克劳力见话题偏了,连忙拉过来“哦,您方才说了,您进了内阁,职务,大约是机要秘书”

    “对。就是机要秘书之一,”赵长卿点了点头,道“所以,我在技术方面知道得不是很多。我们的皇帝不喜欢看到我接触到太多的国家机密技术,不过,内阁的政治生涯让我在政治和战略这些方面得到了充足的锻炼。”

    赵长卿的话很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写出大国崛起这样的书,跟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他是君王面前的机要秘书,接触到各种文件,这才培养出了他的眼光和思考模式,也才有了现在的他。

    丘吉尔道“那么,那个发动机呢”

    赵长卿道“也不是我发明的,实际上,那是有一年,我国的王储殿下向我展示他的新玩具,让人把那个发动机拆开来给我看,偏生我的记忆力和数学学得很好,不但推演出了很多细小的数据,还把这些数据牢牢地记住了。不过,这正是因为此事,我失去了王储伴读这个职位,而王储也因此受了罚。”

    “这是为了防止藩王得到这些核心技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