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吱呀”
木门被推开,发出一阵不堪重负的沉闷声,少年对此视而不见,挑起地上的豆腐担子走了进去
“诶,听说没再过半个月就是太祖皇帝的寿辰了”
“什么我怎么没听到这个消息不过算算也对,这一转眼又十年过去了啊”
“是啊,虽说不是呢,还以为太祖爷活不到古稀呢,没想到这一转眼又是太祖爷的寿辰了”
“嘘你想死啊,这种事你也敢议论,不怕掉脑袋啊”
旁边之人听到地方说这话,顿时就被吓到了,连忙转头看了眼是否被周围的人听到,然后伸手制止了对方,不过此时他也没有继续聊下去的兴趣了,等那人反应过来他也连忙转身离开了这里
太祖寿辰的消息仿佛雨后的春笋一般在应天府一夜间就瞬间传了开来,等到日上中杆的时候,几乎整个应天府的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而且随着来往的人流这消息砸不断的四散而去
“王爷,我们应该进宫了”
就在整个应天府都在议论太祖寿辰的事情时,在燕王府中的正厅,那中年文士真对坐在太师椅上的朱棣小声诉说着。
“嗯那就走吧,二十多年没有拜见父皇了,还真是想念啊”
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的朱棣听到文士的话,缓缓睁开了眼睛,古井无波的说道,可站在他身边的中年文士却知道,此时这位一直都胸怀天下,遇事从未失态过的燕王殿下的心中并非如表面所表露的那般平静
不过中年文士也没有开口提醒,常言伴君如伴虎,侍奉朱棣近三十年的他也深刻明白这个道理,要不然他也不可能留在这位四皇子身边这么多年了,这些年并非没有比他更加才华横溢之辈,他也见过很多自负甚高之人,可真正能够被看中并一直留在身边的唯有他一人,为何真是因为他知道,什么时候有的话该说,什么时候又的话要死死的憋在心里
两人很快就出了燕王府,向着皇宫而去,这次倒是没有几百的亲卫跟随,他只带了两人,帮着拿着一些贡品。
“陛下,燕王殿下到了,现在正在御书房外候着”
等朱棣一行进了皇宫后,便被带到御书房外,守在门外的锦衣卫立马进去通报
“嗯棣儿来啦,快让他进来”
坐在书桌后正在批阅奏章的老人听到锦衣卫的话,手上的笔不由一顿,抬头欣喜的说道。
就在锦衣卫刚出去没多久,朱棣便领着三人进了御书房。
“孩儿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走到书桌前,连忙屈膝跪了下来恭声道。
“哈哈哈棣儿,快快起来,让父皇看看,当初离开应天府的时候父皇还记得你那意气风发的样子呢,这么多年过去了,让父皇看看你有没有变”
老人说着从书桌后走了出来,将跪在地上的朱棣扶起。
“孩儿不孝,让父皇挂念了,这么多年北疆宵小一直都动乱不断,儿臣徒于震慑那些宵小,没有时间回京拜望父皇,还请父皇赎罪”
燕王的脸上流露出一副悔恨之色,仿佛这些年无法回京都是他的错一般
“皇儿这是何话,我儿为我大明江山在那征战沙场,朕又怎么可能会因此怪罪皇儿”
对于燕王的话,朱元璋似乎一点都未曾怀疑一般,而且似乎还很欣慰。
可此时正上演父子亲情的两人心里面却都在明白不过,在这皇宫深处,哪里来的真正的父慈儿孝,这一切都只不过是骗那些外人罢了,北平虽说身处大明北疆边境,可做为历代的国都,又怎么可能会有战事,那里背临天堑,前是大明江山,可以说是整个大明皇朝最安全的地方,这一点不禁朱棣心里面明白,朱元璋的心里也是再清楚不过,可这话从他们口中传出确实那么的随意自然,若不是跟在燕王身后的几人都是跟随朱棣从北平而来,说不定他们还真的就信了。
“父皇,而成这次回来给父皇带了一些那边的特产,虽然都是一些普通的东西,可都是儿臣用心为父皇挑选的,还需父皇不要怪罪”
朱棣从身后侍卫的手中将东西都拿过来,一一打开,朱元璋低头看去,之间里面无疑不是人参鹿茸这类珍惜药材,其他的也是一些珍稀的古玩字画,这些若放在外面无一不是让人侧目的宝贝,不过当它们被放在大明太祖朱元璋的面前时却淡然失色,朱元璋是谁他是大明的第一帝王,四海诚服,他要什么没有这些东西对于他而言都只不过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货色,每年上供都不知道有多少,若是做为皇子真的有心,那一定会苦心去寻求一见能够讨到太祖欢心的东西,却不是这些,这些看起来每一样都珍贵异常,可对于朱元璋、朱棣他们而言,只是一句命令便会有人去为你准备好,何来用心二字
不过朱元璋在见到这些东西之后却露出了一副欣喜之色,仿佛这些东西甚得他的欢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