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徐卫点了点头:“嗯,看来我只有把你的鼓励当成一种鞭策了”
祝季兰沉默了片刻,忽而很郑重其事地说道:“大王,朝政上的事我们妇道人家不懂,也不应该过问,自然也帮大王分担不了什么但妾希望,如果有其他事情,大王可以和我,或者姐姐说,纵使我们不能帮着大王出主意,至少,我们能听你说”
她这并不是一时兴起想着什么说什么,她之所以认为徐卫仿佛一个谜团,除了他的行事作风不同于常人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徐卫对谁都作得很好,他对家人有爱,对朋友有义,对下属有恩,他能照顾很多人,但他从来不会说自己,从来不会袒露自己的心事她有时候和张月闲谈,发现作为徐卫的结发妻,张月对成亲以前的徐卫,好像也知道得并不多
徐卫当然明白她所指,轻笑道:“我尽力”
“那我去看看虎儿”祝季兰笑笑,离了开书房徐卫望着她出去,这个女人很不错,如果按照后世的说法,她应该归入知性这一类不过,我亲爱的侍妾,有些事情,我对谁都不能说
徐卫虽然担心秦桧,但他并不打算写信给堂兄,告诉他要防备这个人之类因为他知道这没用,徐也不会因为堂弟“莫名其妙”的担忧,而把秦桧怎么样而徐郡王虽然在川陕是一把手,却也左右不了朝廷事务不过,徐倒是相信,堂兄也不是泛泛之辈,他不会让秦桧牵着鼻走
很快,徐卫就没太在意这件事情了,因为他要处理的军政事务极多前线传回来了战报,言宋辽联军围攻西平府,夏军几次组织增援,都被击退,联军已于数日之前攻破西平府,任得敬只带了极少数死士脱逃,混乱之,他的弟弟任得仁被辽军士卒刺死,首级被斩下请功进城之后,西军倒没怎么样,辽军,尤其是萧合达所部,大肆劫掠,甚至不问青红皂白,杀戮军民因为是联军,徐成也不好说什么另外,徐成还报告了一件事情就是那三个从南方来的军官,要求领兵上阵干点事情,因为没有徐郡王的指示,他不敢贸然予兵
宋辽联军攻破西平府,破了夏都兴庆府的南面门户,固然可喜但麻烦也随之而来,据探,金军已经出西三州,往西南进兵他们这是有意绕开西军驻扎的麟府路险地,打算直接开到夏都以北,与党项人并肩作战看样,女真人是想保住西夏耶律铁哥并不把这当回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是谁来,都一并招呼了
五月,成都府
徐卫前世不止一次到过这个西南大都会,那时候的成都有很多的头衔诸如西南政治、化、金融、科技心,交通枢纽之类,甚至在全国也勉强能排得上号除此之外,成都据说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它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不止是熊猫,不止是杜甫草堂,不止是武侯祠,不止是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当然不止是春熙路的妹
总之,那时候的成都听起来,看起来,好像都还不错不过,请相信一点,和宋代的成都相比,后世的成都真的没落了
这个时代的成都,是国数一数二的繁华都市有一个叫卢求的人写了,他在章称“成都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
这位仁兄先把成都结结实实夸了一番,注意他最后一句,“扬不足以侔其半”,什么意思?扬州算什么?它连成都的一半都比不上
卢求口气确实大,不知道他是不是四川人,所以对成都有所偏爱扬州历来都以繁荣富庶著称,在他眼里,扬州居然连成都的一半都比不上或许这位确实夸张了一些,但宋代的成都实在值得他这么作
不用说国最早的纸币“交”,出现在商贸繁荣的成都,也不用说成都所产的蜀锦驰名四海单拿一件事情来佐证宋代成都的繁荣,据云: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月锦市,五月扇市,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一年到头,成都随时都在举办大型博览会,月月不落空如果不是经济高度繁荣,商贸极度发达,成都人不会闲得蛋疼
当然,光是经济发达,商贸繁荣,只能说明这个城市发达,只能说明你有钱作为一个大城市,大都会,不能光有钱,得有内涵,得有底蕴不巧的是,成都,乃至四川,在这个时代还真不缺此类
远的如诗仙李白什么的就不说了,只说在宋代影响巨大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这父三人仁宗嘉佑二年,朝廷举行科举考试科考自然是国家大事,但京城官民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并不十分感冒但结果一出来,京城轰动,因为这一科里,有两兄弟居然同时金榜题名,成为同榜进士这两兄弟就是苏轼和苏辙
这还不算,京城官民很快得知一个颇有话题性的消息苏轼苏辙两兄弟的老,苏洵,也陪两个儿进京两个小苏考试去了,老苏闲得无聊,想着反正也没事,就去拜访了当时的坛领袖欧阳修拿了几篇章请教,欧阳修一看不得了,赶紧向朝廷举荐一时之间,士大夫争相传诵,名大盛再一打听,同榜进士的苏轼苏辙竟然就是苏洵的儿,京师震动,引为美谈后来的事,就人尽皆知了,苏家三父,连同欧阳修,都位列“唐宋八大家”
不止流传后世的三苏,就是在当朝,也有大批成都人在朝作官因此,宋代的成都不止经济繁荣,城市发达,是人荟萃,英才辈出
徐卫有幸,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一切
作为川陕最高长官,他其实很多时间都是呆在陕西,很少涉足四川从前,至多也是在还没有上位的时候,到绵州参加宣抚处置司的会议万俟?l被弄走以后,他觉得自己确实应该来四川看看,也不是说视察,就是来走走,看看,听听
此时,他就身着便装,一领青色的直裰,爽爽利利头上戴个乌纱幞头,腰里束条带,脚上穿双靴,手里摇着一把西川折纸扇,也是刚刚在街上买的反正从头到脚,并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这也正是他所希望的
在陕西,在兴元,没人不认识他,而在成都,他只是众多路人甲乙的一个这让他感觉很惬意,行走在人群,没有谁会一直盯着他看,也没有那一道道敬畏的目光
“德远,我本以为,兴元就算不错了但今天到成都一看……啧啧”徐卫东张西望
张浚就在他身旁,充当导游其实这也是个半罐水,张德远是尽管也是四川人,但他家在绵竹,成都也没来过几回
不时回避身旁熙熙攘攘的行人,张浚笑道:“这才到哪儿?要想游遍成都,非得在这住上三五年不可,大官人有这兴致么?”
“我倒是想啊,没这福分呐”徐卫叹道
“其实你说像从前徐宣抚,王宣抚他们,致仕退休以后,完全没有必要去江南,在成都定居多好?反正我以后要是致仕了,肯定在成都买座宅”张浚笑道
徐卫扭过头云,很正经地说道:“有眼光,房产这东西绝对买得落地就涨价”
“怎么?大王也有意?”张浚话出口,才自觉失言,不过这大街上,谁没事来听你说话?
“这事我说了不算”徐卫随口道
张浚明知原因,却非要打破沙锅:“那谁说了算?”
徐卫白他一眼:“德远,你非要扫我面?”
“哈哈谁能想到堂堂如你,出门身上居然一钱没有,买把扇还得问我借?说出去谁信呐?”张浚大笑起来
徐卫摇摇头,叹道:“我发现你这人的钱欠不得,我这不是为了附庸风雅么?再说了,几个钱,值当么?”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下脚步处眺望
“怎么了?”张浚不解其意
“我们走了多远?你记得回去的路么?”徐卫正色道
“唉,我当甚么大事?这有何难?不记得路,雇辆车,要不雇顶滑杆,舒舒服服就回去了”张浚道
“那我问你,上哪儿雇?”徐卫道
张浚一时为之语塞,到处张望,入眼不是楼,就是人,上哪找滑杆轿去?这可有些麻烦,他和徐卫都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成都又如此广大,迷了路一时半会儿地还真回不去RO~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