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宋阀 > 第七百一十章 捷报入朝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建武年,月末,杭州行在,禁

    在皇帝日常办公的勤政堂里,正在进行着一场讨论那场政变之后,朱胜非下台,赵鼎转为首相,徐良升为次相,黄潜善送了命,以至于现在书的三省都堂上,主官只有赵鼎和徐良两个人而他们的副手,参知政事,则一个也没有

    按照制度,参知政事一般定额三员,可“通治省事”,也就是没有具体分工,通盘协助宰相;亦可“分治省事”,也就是有具体分工副相主管某一方面比如徐良作参知政事时,就主管兵力,黄潜善主管农田水利

    现在朝廷正推行徐良的政策,经济方面延续他父亲徐绍在世时的既定方针;外交方面坚持对金强硬:军事方面则继续执行“精兵五十万”的计划,,尤其着重于“宋辽结盟”:政治方面是变动最大的”赵宋立国以来,一直以开明的姿态治理国家但经历多次事变以后,首先是皇帝赵谌认为,乱世要用重典,应该要有一个高效集权的机构来保持国家的运行

    有鉴于此,先是东西二府之一的西府,枢密院,成了摆设不止西府长官降成了“知枢密院事”,而不称“枢密使”,而且还把这个头衔授给了坐镇边疆的军队统帅而枢密院原来主管全国兵务的职权,统统划给了宰相

    然后,政治上开始紧缩,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控制台谏台谏也就是御史台,掌劝谏皇帝,纠劾百官之重任,说白了,台谏就是舆论从前,台谏官员的人数,人选都是由皇帝定的,宰相一般不干预但现在从御史丞,到正言司谏之类官员皆出于宰相的挑选目的,就是控制〖言〗论

    大宋要积蓄力量,加强军备,不把失土收复誓不罢休所以”举国上下都应该奔着这个目标去”不容许有人说三道四

    综上所述,宰相要承担的责任很大,事务也多光凭赵鼎和徐良两个人,显然有些吃力所以,现在皇帝就召集他两个商议副手的人选

    赵鼎推荐了现任御史丞朱倬,这个人也是主战派,只不过不像赵鼎那般激进,他曾经就宋金战局上过“三策”,分为战,备应战就是主动出击,备就是积极防守,应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自己又分析了这三者的利弊,主张现阶段用“备”积蓄力量,待时有变则主动出击他的主张深得皇帝和宰相的赞赏,所以一到挑选副相人选赵鼎就力荐

    “罢朱倬忠义,勤于国事,用其为,宰执”可以但光他一个也不够,两位贤卿还有合适人选么?”现在是月天,南方也热可再热,这是在室内赵谌穿着薄衣居然胸膛后背的衣襟都被汗浸透了,赵官家是冬天畏寒夏天怕热,亲近的大臣们几乎都知道

    选参知政事这个话题,早就抛出来了徐良心里也早已有了一个意的人选,只是摸不准合不合皇帝的意

    现在听赵谌问起,他几乎想要说出来,但最终还是忍了忍,道:“臣等处理军政,难免无心他顾,不如陛下慧眼独具”

    赵谌听闻此言轻笑道:“倒也有个人选,就是不知二卿以为如何?”

    “谁?”两个宰相同声问道

    “礼部侍郎李若冰”赵谌道李若冰,就是当年跟金使张通古谈判的大宋代表李若水,他原名李若冰,太上皇赵桓在位时,改为若水,现在,又被赵谌改了回来

    能代表国家谈判的官员,必定是坚持原则,眼睛里不揉沙的角色徐良听皇帝推荐他,心有些吃惊,但嘴上还是道:“李若冰有气节,宁折不弯,当能胜任”

    赵谌又问赵鼎,也没意见遂暂定下来又说一阵,皇帝问道:“徐卿你入朝已不算短,可有合适的人选?”

    徐沉默片刻,正色道:“臣也有个人选,只是”,“只是什么?”赵谌追问道

    “此人作过台谏长官,士林有佳名”也作过参知政事,理政颇有建树但已下放地方上多年不知合不合适”徐隐晦地说道

    赵谌露出疑惑之色:“有这人?作过台谏长官,还作过参知政事?朕怎么……”语至此处,他突然想起一个人

    “徐卿说的,可是秦桧?”赵谌问道

    “正是”徐良答道秦桧,步入仕途以后,也还算一步一个脚印升上来,作了御史丞以后便踏入高级官员的行例因为受到故清河郡王徐绍的赏识,而进入宰执之列”官拜参知政事坦白地说,在徐绍推行政的过程,秦桧鞍前马后,走出了大力的在朝,在士林,名声都还不错

    但因为徐绍坚持不跟金人议和,因为他集权一身,上头遂罢去秦桧的参知政事,以此迫使徐绍离开枢以后,秦桧先是作为“西京留守兼判河南府”在洛阳呆着,主持重修皇陵一事

    在他离开行在时,徐绍曾经对他说过”你去河南呆几年,皇陵修好以后自然就有机会回来了哪知,在他完成使命,满心期待重回枢,结果朝廷又将他调往别处作地方官

    回〖〗央的日,遥遥无期

    秦桧有能力,也主战,赵谌为什么不愿用他?只因徐绍在相位时,集政权军权于一身,莫说首相朱胜非有被架空之虞,就连皇帝也没什么事情可作而秦桧正是徐绍的得力助手,赵谌当然不愿意再现这一幕,所以将秦桧投闲置散这么些年

    现在徐良重提旧事,不能不让赵谌多想l些遂问道:“徐卿何以举荐秦桧?”

    “回陛下,秦桧首先在枢的历练足够他作过职方员外郎,御史丞参知政事,理政很有一套其次他亦才在地方上任职的经验当然年龄也还相宜臣认为,他是合适的人选”徐道

    赵谌听罢,笑而不言,一阵之后方道:“秦桧确央有才干,这事,容朕考虑

    他既然这么说,徐也不好再多言,又说一阵,赵谌提起了前线的战事:,“徐卫亲自率领西军征战河东,日前传来消息说,进展顺利已复河府,解州”绛州,并俘虏金河东安抚使韩常朕很欣慰,这足以说明,我朝跟女真人之间是可以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的,

    赵鼎忽然露出笑容,赵谌一见,问道:“赵卿何事欢喜?

    赵鼎一俯首:,“陛下,臣是解州闻喜人解州光复,臣不免欢喜

    ,“哈哈,人之常情,人之常情赵谌笑得开了”,徐卫出马,必无空手而还的道理”否则,岂不坏了紫金虎的名头?”

    赵鼎接口道:,“徐郡王十余岁便起兵勤王,几十年征战”金人深惧之此番,才辽人相助,自然势如破竹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西军进入河东,可谓开启我朝反攻之先,意义重大”

    ,“正是这叮,道理,朕一心恢复旧疆”救民于水火,然丑类猖獗此前折彦质北伐,无功而返徐卫能有所斩获深慰朕心不管他这次出征,最终能打到什么地步但大宋北伐雪耻的步,算是踏出去了赵谌高兴道

    徐良见他兴致不错,也笑道:,“陛下,不止是西军淮西安抚司,练出精兵五万,江西宣抚司自上次失利以后也知耻而后勇,勤于操练,以图洗雪,而韩世忠代理荆湖宣抚司以后,是整顿部队,恢复士气这几司的将士们,无不枕戈待旦,相信用不了许久,我大宋百万雄师北伐的日就要到来了”,赵谌一听,不禁神往,仰头叹道:,“朕即位于国家多事之秋,不求功高三皇,德盖五帝,但求恢复旧疆,洗雪国耻,作个兴之君,足矣

    这君臣三个正发感叹时,一名内侍入内禀报道:,“陛下,有枢密都承旨,自称方才收获川陕宣抚处置司军报”紧急送来禁

    此话引起了君臣三人的高度关注,赵谌立即道:,“传

    片刻之后一名红袍官员入内,枢密院现在已经是个摆设了”这人虽然任枢密都承旨,实则在书办公踏入勤政堂,见过礼后,取出军报道:,“这是刚刚收到的青字牌,请陛下过目,

    皇帝的诏命,用金牌快马传递,昼夜行五百里,而这青字牌”属于枢密院专用,规定昼夜行三百五十里徐卫带着,“知枢密院事的头衔,所以他可以用青字牌传递消息

    赵谌接过那面青牌,定睛一看,不由得喜上眉梢这下面赵鼎徐良两个见他如此模样,都猜测着莫非又有好消息?

    只见皇帝疾看完一遍,然后尖仔细再看一遍,脸上笑意不曾间断,看在最后,朗声道:,“好个徐卫好个西军”

    赵鼎徐良对视一眼,虽然也心急想知道具体消息,却又不好催促只能耐心地等候着,但赵谌似乎看上了瘾,你说这青字牌上,从来都是简明扼要上报军情,能有几个字?看这么久还舍不得放手?

    ,“赵卿,徐卿,你们看看,赵谌喜笑颜开,命内侍将青字牌递给他们

    两位宰相合作一处,抵头查看这是徐卫在前线亲自书写的捷报,言西军收复解州、绛州、怀州、泽州、慈州、河府、平阳府、隆德府、威胜军等地,并一度围攻太原城

    赵鼎看罢,脱口道:,“大捷端得是大捷此番西军出兵,竟能一举夺回大半个河东这可是宋金事变以后,未有之胜利此前宋军也取得了不少战绩,但那都是剖氐抗金军入侵发生的

    真正的反攻收复,西军复全陕算是开始但陕西,金人一直没才完全占领过而河东不同,它沦陷已久,且被女真人统治多年,西军收复半壁,意义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

    欢喜的,则是徐倒不是因为徐是他堂弟,而是因为他执政以后,推行的路线,就是军事斗争现在,西军收复半个河东有力地支援了他的施政

    ,“好好啊”赵谌起身长叹“竟能一度打到太原连战连捷,以致丑类败北真是扬我国威,壮我声势

    徐却表现得审慎一些,他提醒道:“陛下,只可惜,西军围攻太原,即将城破之际,金军大举来援,否则,太原一下,河东全境岂不都光复了?”

    赵谌走了下来摆摆手道:,“不急不急你没看徐卫写的么?现在他已经命令部队把守关隘金军也已经撤回太原河东半壁在手,太原也是迟早的事

    徐又仔细看了一遍,突然发现方才因为激动,竟看漏了一节忙道:,“陛下,徐卫除报捷,请求朝廷,应当尽快恢复河东的秩序选派官员,司仪行政

    赵谌点点头:,“嗯,这是应该的河东之民陷于金人强暴之下多年,如今刚刚光复,百废待举这事,你们要抓紧

    赵鼎啧了一声,作难道:“陛下,西军一举收复数十州县,这至少得需要数百名官员才能补充如果书从升朝官和地方官挑选”这怕是半年也定不下来

    赵谌听罢,心知不假府要有知府,州要才知州,县要有知县,光是这一点,就要几十名官员不用说行政主官以下的佐吏们而且,此次光复的地区这么大,提刑司、转运司、常平司要不要设?统管全局的宣抚司要不要设?

    如果把这些都算上,那所需要的官员……

    从前陕西收复,为什么没这么麻烦?因为那时徐卫有,“便宜黜涉”的权力他可以就近在川陕两地挑选官员,直接任命了就是现在朝廷将他这个权力收回了,也就意味着,这事得〖〗央自己管

    问题是,这件事情〖〗央管得过来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