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宋阀 > 第六百九十四章 疑人不用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第百十四章疑人不用

    及至官家登基,知道的事情多了,又认为徐郡王事君倒也得体,且并没有什么跋扈不法的举动总的说起来,应该还是忠臣良将”沈择道

    听了他的话,赵谌微点了一下头:“忠臣良将,朕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万俟?l在本里说,河东诸路义军,多年来都打着徐卫的旗号在坚持抗金此番,西去一过去,河东义军争相来附他担心,徐卫权力既大,威望又高,且手握雄兵大权,终非长久之计”

    沈择听在耳里,应道:“徐郡王固然没有什么不周不正之处,但万俟?l的担心也不是杞人忧天”

    “确实如此”赵谌点头道“徐卫虽然向来行事得体,万俟?l说的也都是实情他建议朝廷要有防备之心,应该对徐卫的权力作出一些限制你怎么看?”

    沈择想了想,道:“小奴一未带过兵,二未行过政,这实在不懂”

    赵谌端过茶喝了一口,感觉索然无味,合上盖叹道:“这事麻烦要恢复旧疆,就必须得依靠这些带兵的人但祖制又一向对这些人加以防范朕纵使决心一革陈弊,也不可能事事反着来”

    沈择听了他这话,试探着问道:“那不如就从万俟?l所请?”

    “哪有那么简单,徐卫的权力都是朝廷授予的,怎么限制?取消他的便宜行事之权么?川陕距离江南何其遥远?倘若事事需得朝廷批准,岂不有误?”赵谌摇头道

    沈择想了想,忽道:“此事官家既拿不定主意,何不召宰相来咨询?”

    这话却提醒了赵谌,思索片刻之后,吩咐道:“去,召徐良和赵鼎来”

    时徐良赵鼎两个,都在书政事堂料理军政,听闻皇帝召见,也不疑有他,放下手里的事务便赶到勤政堂来

    到皇帝跟前,行了礼,赵谌笑道:“两位贤卿,好消息”

    徐良赵鼎一对视,好消息?什么好消息?马上,就听皇帝道:“西军为配合辽军东征,出兵河东,进展可谓神啊短短时间,就已经攻克河东南部诸多州县,河东义师群起响应,形势一片大好看样,北伐原还在筹备,徐郡王就快要把河东给夺回来了”

    二相一听,喜上眉梢果然是好消息哎,你说我们这一头打个仗那么费劲,怎么到了天水郡王那里,好像吃面条似的?到底是徐卫啊,行

    赵鼎是坚定的抗战派代表人物,此时喜道:“陛下,有徐郡王在河东攻略,原河东恐怕也为时不远了陛下的兴大业,已见端倪”

    “呵呵,但愿”赵谌轻笑道,右手却不停地把万俟?l那本奏章翻翻合合

    徐良早就注意到他这个动作,也注意到了皇帝的神情和往常不一样如果是从前,只要有捷报一传,皇帝哪还坐得住?只怕就是振臂高呼,喜形于色了,何心这般淡定?莫非,他手里的本有什么问题?

    “哦,倒忘了,两位贤卿坐”赵谌忽道

    徐赵二相谢过,坐在侧面,赵鼎又道:“徐卫能在川陕励精图治,有所作为,这证明陛下和朝廷的策略是正确的”

    “但是,有人不这么想”赵谌此话一出,徐赵两个就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赵谌使个眼色,沈择会意,取了万俟?l那个本,先送到赵鼎跟前,毕竟他是相后者翻开一看,见是川陕宣抚判官万俟?l所奏前一段是报捷,看得赵谌心花怒放但随后笔锋突转,议论起了川陕军政

    末了,报告了一件事情说是河东义军数十万,皆打徐字旗,以徐郡王的部属自居显然,是徐郡王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他认为,徐卫位高权重,隐隐不安,希望朝廷重视这个问题,加以限制

    赵鼎看到这里,不动声色,随后递给了徐良徐接过,看罢,尽量使自己看起来平静一些,将奏本交还

    此时,他心里可谓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因为万俟?l报的这件事情太敏感很容易就使人往不好的方向去想

    而且,皇帝当初派他去川陕,其目的虽然不明说,但大家都知道,就是为了监视老如今,他密折专奏,皇帝会不会对老起疑心,进而,甚至引到自己身上来?

    “赵卿,徐卿,,有什么想法?”赵谌见他们两人都看完,遂问道

    赵鼎动了动两条腿,沉yín道:“此事……可大可小”

    “大怎么说?小又怎么讲?”赵谌问道

    “往大了说,万俟?l所述皆是事实,若朝廷认为这样不妥,自然可以加以整改;往小了说,这件事情也没有什么好担忧的如果臣没有记错的话,徐卫昔年充任过义军总管,河东义军打他的旗号,不过是为了聚拢流民散兵,以彰显自身的端正,不必过分解读”

    这可能是赵鼎所能为徐卫作的最大辩护因为从大宋立国以来,这种事情谁沾上都没有好果吃最明显的例,就是仁宗朝的狄枢密他也是南征北战,功盖一代在北面多次击败党项,在南面又一力平定叛仅仅是因为作了枢密使,引满朝议论,最终,仁宗皇帝还是听从了朝臣们的建议,将狄青贬到外地不久,狄青就忧虑而死

    而现在的徐卫,其名声武功与狄青相似,且手还握着重兵大权,正所谓瓜田李下,哪能不招人非议?

    赵谌听罢,不置可否,又转向徐良道:“徐卿的意见呢?”

    徐良一时不答,他必须要慎重又慎重因为他和徐卫是堂兄弟,稍有不慎,就难免让人说闲话作为读圣贤书出身的官员,他也有一些臣的基本特征但是,因为他在东京留守司、陕西宣抚司、川陕宣抚处置司都供过职,对于地方上的情况很了解所以,他并不认为现在徐卫的情况不合理

    但话回来,皇帝如果心里没有什么,他也不会把这件事情端出来说既然如此郑重地召相次相来商议,说明他也在意如果自己替老说话,还真不知是福是祸万一让皇帝怀疑我两兄弟互相遮掩,那可就不妙了

    徐良缩在袖里的两支手,已经攥出汗来,再三思索之后,答道:“陛下,倘若朝廷相疑,那徐卫就没有必要再呆在现在的位置上”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赵鼎转过头来,诧异地看着他;沈择也偷偷斜着眼,打量他的神情;赵谌是面露迟疑之色,问道:“这,这何从说起?”

    “国家自有法度,徐卫虽然并无犯行,但若是陛下和朝廷有担忧,为防微杜渐,完全可以给他另谋差遣”徐良道

    赵谌听在耳里,也不评价,问赵鼎道:“赵卿以为如何?”

    赵鼎却很感为难,他跟徐卫倒是没有什么交情,但从公正的立场上来说,徐卫为稳定西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他,四川才能保住,陕西才能光复,西军才能够重整雄风,再现辉煌他的功劳,确实极大如果真如徐良所说,那这件事情就必须慎重再慎重因为这不仅仅是换一个官员那么简单

    “陛下,此事臣也只是从万俟?l的奏本上得窥一斑,不敢妄下结论但是……”赵鼎俯道

    “直言无妨”赵谌鼓励道

    “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赵鼎道

    赵谌品味着这句话,又不时打量徐良勤政堂里的气氛,一时有些诡异君臣三人,外加一个沈择,各怀心事

    作为赵谌自己来说,他倒不相信徐卫会有什么二心,因为没有任何蛛丝马迹但作为一个皇帝,就没有绝对信任谁这种事连亲爹老都靠不住,这世上还有谁能完全相信?但徐卫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如果是一个知府知州,或者转运使提刑官什么的,朝廷但有半分忧虑,随时可以撤换,但徐卫行么?

    “哈哈”赵谌突然笑了起来

    赵鼎徐良同时抬头,不知皇帝笑些什么

    “赵卿说得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既然封徐卫为郡王,那就是信任他的万俟?l也是本着一腔忠心上报,然徐卫事君得体,为人持重,朕将川陕两地和数十万西军托付给他,是放心的如今举国上下,都盼恢复,正是武臣效力之时,朕岂会因一面之辞,而介怀大帅?罢了罢了,此事从此不必再提”赵谌朗声道

    徐良暗暗松口气,偷偷将手心里的汗擦在衣袖里

    “徐卿啊,你这人也是你那堂弟是什么身份,你不知道么?怎能轻言替换?他是二十万西军的大帅,要是无凭无据地换了他,岂不动摇军心?川陕需要徐卫,兴需要徐卫你今后要内举不避亲,不能因为徐卫是你堂弟,你就苛责过甚”赵谌倒教训起来

    徐良岂能不知这话有多假?但还是起身俯道:“臣谨遵陛下训示”

    “好了,你们去”赵谌挥手道

    两位宰相各行了礼,退出勤政堂,往书省而去一出勤政堂,走远几步,徐良就摘下幞头,擦拭着脑门上的汗珠赵鼎看在眼里,有意无意地说道:“蜚短流长,防不胜防”

    徐良苦笑一声,扣上帽,快步而去

    五月三十,阳凉北关

    震天雷的轰鸣暂时停止,空的硝烟却还没散去经过一轮强攻之后,西军再次退了下来,休整补充而关上的金军也紧急调整兵力,以备再战从山坡上,一直到山脚下,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西军弟兄的尸,受伤的,都被拖了下来,送到棚里,由军医紧急救治

    徐卫在远处军营里观察着战事,旁边部将们不时向他分析战况

    “右手边接山那几个马面,压制得最厉害,强弩都集在那里如果搞不掉,对我军威胁太大”永兴帅杨彦说道

    “不止,关键是这坡太陡我军仰攻太吃亏一上去,他的滚石火球就下来就算接近了,也只能用最简易的云梯往上爬,基本上没有防护去他娘的,这么搞下去,伤亡只会越来越大”杜飞虎道

    徐卫眉头紧锁:“这地形限制了我军的展开,威远?够不上,无法?击关内打了多少天了?”

    “回大王,十三天了”一名军官道

    徐卫深深吸了一口气,切齿道:“暂停进攻,召统制以上军官到营议事”说罢,转身就走

    可能是看到西军往军营里收拢,估计暂时不会进攻了,阳凉北关上的守军顿时爆出一阵挑衅xìng的欢呼声,恨得西军将士们牙痒

    回到牙帐,徐卫摘了头盔扔在桌上,亲兵赶上来替他卸了铠甲不一阵,从经略使到统制官,几十名将佐齐聚牙帐之内

    因为天气热的缘故,徐卫里头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他一面拿着根帕擦着脸颈,一面道:“这么打下去,看来是不行了,必须得重拟定战术,你们都”

    “大王,这地形限制,我军施展不开不说,还尽是仰攻,太吃亏了”

    “正是,守军多备强弓硬弩,我军几乎往上一冲,就遭到压制反过来,我军的远程利器又打了折扣,实在是……”

    徐卫将帕一扔,喝道:“我要听的不是这些老又不是兵蛋,我自己不会看呐?我要的是对策是战术少扯废话”

    将领们一时全安静下来,对策,战术,哪有那么容易行军打仗,地利是取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现在敌人占着地利,我们能奈其何?

    “大王,这阳凉北关依山而建,靠的就是山形正面强攻,很难奏效,能否……”一名兵马总管话没说完

    徐卫就怒了:“你别告诉我派人探路,迂回从侧翼背后进攻这方面百十里,全摸遍了,没路”

    满头大汗,身上还沾着血迹的张宪低着头想了片刻,往前一步,抱拳道:“大王,卑职有个想法,但可能……”

    “有就直说,别但但但的”徐卫挥手道

    “我军集结起步之处,地势较低,将?车设在这里,打不到关上若是退后,则出射程不如,把它填了”张宪建议道

    堂一片哑然填了?张宗本,你是开玩笑?咱天天在那里打转,你不知道那地方方圆有多大么?这可不是填护城河,护城壕那么简单这得多大的工程?得用多少人手?得用多少土石?

    “宗本,你这也太……”杨彦都觉得这事不靠谱

    徐卫挥手制止了他,问道:“详细说说”

    “是”张宪大声道“近来,多支义军向我军聚拢,人手上,我们不缺大王不如命令这些义军,广积土石,把地势填高,到足够?车射为止阳凉北关虽然险要,但关城并不长,我们也不需要都填平,只要能放置数十座?车就足够到时,有威远?先行轰击掩护,攻起来,就容易一些”

    徐卫沉思不语,突然迈开步,风风火火往外闯去将佐们纷纷闪避,跟在他后头,出了牙帐,军营

    眼前的阳凉北关,夹在两山之间,高有十数丈,再加上关城的高度,所以?车打不上去而山脚下的地势,跟大军扎营之地相比,明显低得多,形成一个巨大的深坑西军每次进攻,就是从这里起

    如果把这坑填起来,至少能安放二三十座威远?虽比不上攻城动辄百?千?的,但也足以对关上形成威胁

    徐卫仔细查看之后,问道:“要将此地填平,需要多少人手,多少时间?”

    有懂工程的军官琢磨之后答道:“大王,至少得五千人,片刻不停地搬运填充,恐怕即使这样,也得十来天”

    徐卫不假思索:“五天最多五天,把这里给我填起来把威远?给我安上去误期,军法从事”

    次日,清晨,当早上的第一缕晨曦穿透云层照射下来时,在城上守了一夜的金军将士看到了令他们不解的一幕在山脚下,宋军突然不进攻了,人潮如长龙一般,前后绵延数里之远也不知在干些什么

    等天色越来越明,他们赫然现宋军竟然在一刻不停地搬运土石似乎想要把山脚下那片低洼填起来

    看到这个情况,守卒迅报给了军官,而军官又报到了守将那里等守将冲上关城朝下眺望时,他禁不住打了个冷战他知道宋军想干什么把地填起来,好安置器械但是,就算他们将地填平,又有什么器械能够打得到关上来?这可是几十丈高的高度用强弩么?我们在关城上,你怎么射?用?车么?什么样的巨?,能够打上如此之远的距离?

    尽管不明白宋军最终的目的,但是他仍旧不敢掉以轻心,命令将士严密监视并向太原乃至燕京出急报,请求援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